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對於麻疹病毒目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包括西藥和中藥。一般無細菌繼發感染時,不必用抗生素治療,可服用中藥。在皮疹尚未出現前的前驅期,采用"辛涼解表"為主的治法,在清熱的同時通過解表發汗,以
首先要說明,這裡提到的傷寒病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與中醫所說的傷寒不同,後者是指受寒,指一般的感冒。兒童的傷寒病以學齡期兒童發病為多,周歲以下嬰兒則少見。本病可見於一年四季,但以夏、秋季發病為多。大孩子得病後的表現與成人相似,病情較重
鼠傷寒由沙門氏菌屬中的鼠傷寒桿菌引起,也可使包括鼠類在內的動物致病,也可使人得病。本病主要見於嬰兒,甚至新生兒。一般傳染性強,病情重,病死率高。不僅通過消化道,也可通過呼吸道傳染,接觸傳播也是傳播的途徑之一。如病室有一名鼠傷寒病兒,由他從糞
傷寒病可有多種並發症。雖然近些年來通過診斷、治療水平的提高,並發症已有所減少,但仍應警惕並發症的發生。 常見的腸道並發症有腸出血和腸穿孔,多發生在發病後第二、三周時。因為腸道的病變在第二周時腸壁表層出現壞死,第三周形成潰瘍,因而容易發生出
我們知道,小兒的身體抵抗力較低,容易愛結核菌的感染,並極易擴散,引起較嚴重的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結核等,對孩子的生命和健康危害極大。早期確定診斷,及時給予治療,是提高療效,減少或消滅後遺症,使患兒早日康復的措施之一,因此我們應該了
猩紅熱是小兒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由A組B溶血性鏈球菌引起。鏈球菌是個大家族,有不少個組,好多個型。引起猩紅熱的是A組(甲組)B(乙型)溶血性鏈菌。在A組中只有B型鏈球菌可使紅細胞發生溶血,其原因是該鏈球菌排出溶血素;還可排出外毒素紅斑
白喉是小兒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經預防接種後發病率明顯減少。由於嬰兒有來自母體的抗體,發病者少。10個月後抗體基本消失,所以1-5歲發病較多。預防接種後,發病年齡後移,以少兒發病居多。 白喉是由白喉桿菌引起的。白喉病人及帶有病菌而無症狀
白喉是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應采用綜合性治療,包括抗毒素治療,抗生素治療,對症處理及並發症治療等。 抗毒素治療:白喉桿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不斷釋放出外毒素。外毒素是白喉致病的主要原因。如外毒素已與組織結合,造成損害,就無法改變。如
人化常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護理在發病的每個階段都應重視。其實,護理也是治療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白喉病人急性期均應住院治療,所以急性期的護理在醫院,與治療同時進。有些病人在恢復期在家休養,護理工
當孩子出現了結核病的一些症狀時,應該立即到醫院去做檢查。 首先醫生要給患兒做全面的體格檢查,一般常會發現患兒頸部、腋下,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有輕度腫大;肺部檢查,很少有異常發現;心率較快,肝脾也可輕度腫大。 第二項檢查是X線檢查,這是診
結核菌素試驗是測定人體是否受過結核菌丁當的一種檢查方法。所謂核菌素是結核菌的代謝產物,主要為結核蛋白。結核菌素試驗就是用結核菌素制成的試液,在前臂內側皮內注射0.1毫升,48至72小時後觀察注射部位的反應,如沒有紅腫,硬結或硬結小於5毫米為
病菌進入體內後,首先落腳於咽部,引起咽炎及扁桃體炎。咽部出現充血發紅,扁桃體紅腫,有時上面有膿性分泌物,稱化膿性扁桃體炎。病變可蔓延到鄰近淋巴結,導致頸部及颌下淋巴結腫大、疼痛,可有壓痛,稱為急性淋巴結炎。如淋巴結炎再擴展,可累及周圍組織也
猩紅熱可並發腎炎和心肌炎,這不是鏈球菌引起的化膿性心肌炎和腎炎,而是毒素引起的。所以,可以稱為中毒性心肌炎和中毒性腎炎。一般體溫可正常,也可無全身中毒症狀。多在急性期發生。中毒性腎炎較輕,血壓不增高,浮腫不明顯,常在檢尿時發現,多為蛋白尿及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因此需用針對性強的抗生素。首選為青霉素,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殺滅作用。病情不重時,可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重症可采用靜脈注射。用藥時間7-10天。如對青霉素過敏,可改用紅霉素類抗生素替代,用藥時間相同。必須強調指出,
猩紅熱是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因此需用針對性強的抗生素。首選為青霉素,對溶血性鏈球菌有殺滅作用。病情不重時,可采用肌肉注射或口服;重症可采用靜脈注射。用藥時間7-10天。如對青霉素過敏,可改用紅霉素類抗生素替代,用藥時間相同。必須強調指出,
大部分民眾都知道,夏天容易中暑,殊不知中暑亦有陰陽之分。醫師表示,現代醫學認為,中暑是指人體長時間處於高溫、熱輻射環境之中,以致於體溫調節發生障礙,以及水分、電解質代謝紊亂。 不過,傳統中醫認為,中暑又分陰暑、陽暑,兩者不同,症狀有差異。
(一)對症治療 1.急性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可口服強地松、保太松、阿斯匹林,療程2~3天。有細菌感染者加用抗菌藥物。 2.乳糜尿臥床休息,抬高骨盆部,多飲開水,多食淡菜,限制脂肪,蛋白飲食,並用中藥治療。對乳糜血尿者,可服用VitC、Vi
(一)臨床診斷結合流行病學史,如3~5月前在蚊蟲滋生季節到流行區旅游或居住;有蚊蟲叮咬史。加上典型的周性發熱、離心性淋巴管炎、淋巴結腫痛、乳糜尿、精索炎、象皮腫等症狀和體征均應考慮為絲蟲病。 (二)實驗室診斷 1.白細胞總數和分類白細胞
絲蟲病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約半數感染者無症狀而血中有微絲蚴存在。潛伏期早者3個月,晚者3/2年,一般約1年。 (一)急性期 1.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呈不定時周期發作,每月或數月發作一次。發作時患者畏寒發熱,全身乏力。淋巴結炎可單獨發生,而淋
絲蟲病的發病和病變主要由成蟲及傳染期幼蟲引起。傳染期幼蟲經蚊叮咬侵入人體後,在淋巴系統內發育成為成蟲,幼蟲和成蟲代謝產物及雌蟲子宮排洩物,引起全身過敏反應與局部淋巴系統的組織反應。表現為急性期的絲蟲熱,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由於淋巴系統炎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