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措施 1.保暖:使皮膚溫度保持在36.5℃左右,早產兒和體溫不升者應置暖箱內。 2.營養:病情輕者少量多次喂奶,不宜過飽,防止嘔吐及吸入。重症患兒鼻飼喂奶,不能進食者,需補充氨基酸液及內用脂肪。 3.液量:一般為每天60~80ml
1.風寒襲肺 症候:哭聲低弱,口吐白沫,喉中痰鳴,面白肢冷,口周微紫,鼻翼輕度煽動,點頭呼吸,體溫正常或稍低,舌質淡紅,苔薄白,指紋淡紅,達風關或氣關。 治法:辛溫散寒,宣肺止嗽。 方藥:三拗湯加減。炙麻黃1g,杏仁、前胡各5g,陳皮
(1)忌高蛋白飲食瘦肉、魚和雞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1克蛋白質在體內吸收18毫升水分,蛋白質代謝的最終產物是尿素。小孩進食蛋白質多,排出尿素相對也會增高,而每排出300毫克尿素,最少要帶走20毫升水分。因此對高熱失水的患兒應忌食高蛋白飲食,
新生兒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作為家長,一定要盡早了解新生兒易得的常見疾病,以便出現問題及時應對,下面,哆啦就整理出初生寶寶易得4種常見疾病,希望家長們有所了解~ 1、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是新生兒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
新生兒各髒器功能發育尚未成熟,機體免疫功能比較差,因此發病率高。患病後症狀不夠典型,不易發現。但如能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問題的。新生兒疾病總的看來有下列三方面的表現。 一、全身症狀 新生兒的各種疾病,都可以出現全身症狀,最突出的是&ld
初識甲型H1N1流感是我生完聰寶後一個月後,在坐月子裡期間,家裡人不讓我電視,包括看報紙也不讓,說月子裡看多了電視對眼睛不好,我乖乖照辦。直到滿月後,我才有機會看上了電視,讀上報紙,真是不看不知道啊,原來在我幸福地享受著初為人母帶來的那份快
最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甲流。jms打來電話,也總是問這邊甲流的情況,有娃的就無比擔心,如何預防兒童甲流成了家裡的頭等大事。網上的新聞、帖子、說法也是無比的多,比當年的非典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了我的干閨女和干兒子們,上網查了許多,也稍稍總
提起小兒肺炎,許多父母頭痛不已,這個病治療不徹底很容易反復發作,且影響孩子的發育。小兒肺炎的典型症狀大家都知道一些,但不妙的是,有時候肺炎症狀並非如此“典型”。今天就給搖媽們介紹一些小兒肺炎的“非典型症狀
寒冷的冬季到來了,各種呼吸道的致病菌又開始蠢蠢欲動,對年幼體弱的寶寶不斷發起進攻,使他們遭遇呼吸道病痛的騷擾,今天得上感,明天患流感。媽咪在生活中應該怎樣照料寶寶,才能使他們度過一個平安之冬? 何謂上感? 上感也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
這兩天溫度急劇下滑,上周六還悶熱的穿短袖呢,禮拜一已經凍得不行了,這樣忽冷忽熱的天氣,最容易得病了,特別是抵抗力不是很強的小寶寶們。新聞裡有報道甲流爆發,真的應該要多多注意呀!的確,別說是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就是看著那些生病的孩子和焦急的家長
之前看報紙,新聞聯播等報道甲流疫情的時候,感覺甲流離我們還很遙遠,甚至還幻想著不會危及到我們的生活,就在國慶前夕,聽到了越來越多的這樣的信息:某某一高因為甲流的緣故學生全體放假一周,某某學校因為甲流的緣故放假10天,某某學校因為甲流的緣故放
小洋洋雖然剛剛2歲多,可已經有好幾個月的“園齡”了。冬天到了,天氣不僅越來越冷,而且還總是變天。今天媽媽來接小洋洋時,發現他顯得無精打采的樣子,不像平時那樣活蹦亂跳。媽媽趕快摸了摸小洋洋的頭和手,感到有些熱乎乎的,以
2003年的非典,讓人余悸未消,相繼又出現了禽流感,而今,又出現了H1N1流感,0~6歲的寶寶還在免疫功能不全期,抵抗力還比較弱,媽媽很擔心,寶寶在這些特殊的時間段,如何安全度過? 下面,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H1N1流感的病狀以及如何預防吧
小雨寶貝現在一歲三個月很少生病,比起其他的寶貝來說算是省心的了。很多媽媽都問我小雨媽媽,小雨怎麼那麼壯呢?雨媽總是很熱心的告訴他們我的妙招。在這裡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妙招1:注意寶寶的飲食:平時注意均衡營養,不要給寶寶吃一些高油、高糖的
在季節交替之際,溫度總是忽冷忽熱的,時刻考驗小寶寶的抵抗力,往往讓年輕的父母防不勝防,到底怎樣才能使感冒病毒的陰影遠離他們全心呵護著的寶寶呢? 有些爸爸媽媽認為天氣寒冷時,給寶寶穿得越多,捂得越熱,就絕對不會感冒。殊不知這樣做有2點害處:
我們經常看到嬰兒或幼兒寶寶吃果凍被噎到的新聞,其實日常中的一些常見食物,如果家長疏忽大意,都有可能成為寶寶的危險食物。下面就有10種容易噎住寶寶的“危險食物”。 1、果凍 幼兒吞食果凍容易發生意外,家長可不能輕忽
什麼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可分為A、B、C三型,目前的流感病毒以A、B兩型為主,C型較為少見。造成兒童急流感的主要病原菌是流感嗜血桿菌(簡稱Hi),可導致化膿性腦膜炎、敗血症等嚴重侵襲性感染1。 流感的傳染途徑 流行
嬰幼兒結核病的預防和護理是父母們關心的重大問題。嬰幼兒因免疫功能未完全建立,機體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極差,易感染結核病。怎樣加強預防和正確護理呢?本篇具備非常實際的指導和實用價值,搖籃網向大家極力推薦。 以5歲以下嬰幼兒接觸者感染與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菌引起,結核菌一旦被兒童吸入即可造成感染,首先在肺內形成炎症性原發病灶,繼而胸內淋巴結腫大,進一步結核菌通過淋巴、血液循環系統產生血行播散,與此同時人體可逐漸產生對結核菌的特異性抵抗力,多數兒童體內的大部分結核菌被抵抗力消滅,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並發症。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