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由松變緊” 一些老師告訴記者,總有一些家長,每到開學前,就喜歡給孩子定下很多目標,這無形中給了孩子很多心理上的壓力,讓他們對上學產生某種抵觸情緒
過年,最HIGH的永遠是小孩兒,只管吃喝玩樂,拿紅包。可眼看著最後剩幾天就要開學了,一些小學生出現了提到開學就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教務主
1.膽怯怕羞 兒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是過度膽怯、怕羞,如不願拋頭露面、不敢接觸生人,則可能內心深處隱藏強烈的自卑情結。 2.獨來獨往 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
家住南岸區福利社的王女士介紹,兒子3歲時很調皮,經常摔碎東西。有天晚上,強強又調皮,她講了個鬼故事:“有個伸著舌頭、長著獠牙、張著血盆大嘴的惡鬼,會偷偷跑到家裡吃不聽話的孩子。如果你不聽話,惡鬼也會把
因為“戀父”情節,一些沒有父愛的女孩,進入青春期後容易“愛”上一些年長的男性。因為孩子在6歲前,心理依戀很嚴重。到了青春期,父親更要經常跟女兒溝通。女生對異性的價值
孩子為什麼會咬人? 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孩子咬人會有不同的原因: 5-7個月嬰兒:這時候的孩子會咬人通常是因為他們感覺到嘴裡不舒服或者是出牙產生的痛。他們通常會咬
2.他出口成"髒"你一笑置之 當孩子講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口出穢言時,你卻只是笑了笑,這將會使他認為自己很可愛他說的話很討喜,你的反應不外乎是鼓勵他下次再挑些更討喜的話來
然而,現代的孩子在得到鋪天蓋地的愛的同時,卻越來越失去了隨心所欲地玩的自由;在得到大量玩具的同時,卻失去了與父母擁抱、游戲和談話的機會;在幼兒園,教師與孩子、孩子與孩子之間有時會有一些問題發生,如受到批評,不能與
一、偶像是需要有正義感的(當孩子的小伙伴玩滑梯時插隊……) 傑傑是個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每天下午爸爸在接他放學的路上傑傑都會講許多幼兒園裡發生的故事。
在家被大人們寵慣了、玩瘋了的寶寶,面對規律的幼兒園生活顯出極大的抗拒。那麼怎樣幫助寶寶“回歸”幼兒園呢?幼兒專家吳萍指出,盡快恢復寶寶的生活習慣是最有效的方法。
2003年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調查統計335位年齡在18-60個月的幼童發現,大多數發脾氣只維持了30-60秒,75%小朋友發脾氣不會超過5分鐘。 八成小朋友每周飙一次  
從孩子的認知上看,由於孩子不可能像成人那樣,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決定,當孩子遇到挫折或是不滿足的時候,很自然的就通過發脾氣來表達,有時候甚至是打人、“絕食”。 若孩子
研究人員讓嬰兒觀看他們用玩具做出的一些有意或無意動作,同時以不同音調發出“whoops”(呼叫)和“There”(那裡)之類的單詞,提示動作意圖和含義。然後用希臘語
男性的脆弱表現在,男性性細胞、大男人(成人)、小男人(兒童)和胎兒都容易受到煙霧、化學物質、殺蟲劑的損害,而男性胎兒對有害物質的反應更加強烈。 以往的研究已經證明,吸煙造成的損害較大。而
21名盲人志願者參與實驗 我們在生活中或者文學作品中聽說這樣的故事,嬰兒在醫院被抱錯了,被非親生父母撫養長大,但是他們不僅長相不像養父母,就連面部表情也不像;當親生父母找到後,可以發現那
情景故事一:兒子愛看大人洗澡 2歲多的兒子似乎對大人的身體特別感興趣,家裡任何人要洗澡的話,兒子都嚷著要看。自己和丈夫也就無所謂了,可是兒子就連叔叔、嬸嬸洗澡也要看。小萍的小叔子才20多
一、不過分關心孩子。過分關心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不盡
研究者用一年的時間調查了美國13000名7—11年級(相當於中國的初高中)的青少年,發現那些吸食過和有過性行為的女孩子在未來一年內更容易患症。而男孩子的情況略有不同,他們中有
早教專家表示,小朋友的忍耐力,其實與其年齡成反比,然而“耐性”這種特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專家建議家長應在幼兒至小學階段,開始逐步培養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堅毅能力。如果小朋友得到不正確的引
控制時間防寶寶受“傷” 利用iPad等電子產品聲音和影像的配合,能刺激孩子不同的大腦區域,觸屏式操作也可以增強孩子的手腦協調和反應能力。但是,色彩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