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最HIGH的永遠是小孩兒,只管吃喝玩樂,拿紅包。可眼看著最後剩幾天就要開學了,一些小學生出現了提到開學就情緒低落、心慌意亂、無緣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教務主任王慧琳提醒,寒假時間比較長,孩子們過年期間處於高度興奮狀態,而對學校的學習生活變得陌生,於是就會產生緊張感,這種感覺一般會持續一周到半個月時間。所謂的“開學焦慮症”多集中於年齡13歲至14歲的性格內向的學生,而且女生多於男生;成績優異、追求完美的學生和適應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較差的學生是“開學焦慮症”的常見易發群體。
找到原因對症下藥
要消除開學焦慮症,最關鍵的自然是找到深層次的原因,“對症下藥”。
楊女士的兒子貝貝上三年級,雖然在楊女士的嚴格督促下,貝貝的寒假作業快寫完了,但一提到開學,貝貝還是會緊張。楊女士通過和孩子談心,了解到孩子是因為怕上學完不成作業,老師批評,還怕鄰桌的小孩欺負自己。
王慧琳介紹,小孩兒提到開學就焦慮,肯定有原因。有的是因為寒假作業沒做完,害怕開學老師批評;有的是假期作息生活極不規律,每天看電視、上網、晚睡晚起,不想開學那麼辛苦;還有的學生擔心新學期功課太重,課程太難學不會,害怕老師批評或同學欺負,想逃避;還有的學生是壓力太大,怕自己不夠優秀,不能當班干部,達不到父母的要求。
家長一定要和孩子談心,找出孩子一提開學就焦慮的真正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家長如何幫孩子消除開學焦慮症
調整“時差”,營造環境
在開學焦慮的孩子中,很多是假期沉迷於網絡游戲,經常晚睡晚起。有些孩子一玩游戲,晚上一兩點才睡覺,到中午才起。如今快開學了,孩子的作息時間還是顛倒的。
“這種情況下,家長要積極督促孩子調整生物鐘。如果不及時調整,開學後孩子學習起來會思維遲鈍、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郭莎莎提醒。
首先,家長要檢查孩子的寒假作業是否做完,如果沒有做完,更要督促孩子逐步調整作息,盡量按照上學的作息時間,每天定量完成寒假作業。
其次,節後家裡要營造平靜的學習氣氛,家裡的環境要盡量從嘈雜恢復安靜,確保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和秩序。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和孩子一起調整好生活作息,並盡量創造樂於學習的家庭氛圍,千萬不能自己一邊在家打麻將,一邊要求孩子按時睡覺。
聊點趣事、買點文具,激發積極性
還有一些孩子是因為害怕開學後學習壓力大,產生焦慮。王慧琳建議,家長要多和這類孩子談心、聊天,不要給孩子過多壓力,要多鼓勵孩子,去緩解壓力。
家長首先可以從生活方面緩解孩子壓力。比如開學前幾天裡,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整理書包,買一些孩子喜歡的新鮮好玩的學習用具。家長沒事的時候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學校裡的趣事兒,讓孩子對學校生活產生向往。
同時,家長要多和孩子聊天,告訴孩子只要用心、用功了,成績高低不是最重要的。即使孩子去年期末考試考得不好,也要鼓勵孩子。

如果有些孩子害怕學習,怕新學期課程太難,學不會會挨批,家長可以幫孩子預習有趣簡單的科目,或者讓孩子向高一級的學生或者是老師了解該科目具體情況,了解一些有趣的地方、掌握學習的竅門等。
家長如何幫孩子消除開學焦慮症
開學前如何幫孩子“倒時差”?
專家還建議,目前許多家庭還沒有從過年的氣氛裡走出來,但是孩子開學在即,家裡要營造平靜的學習氛圍。家庭環境要盡量從嘈雜恢復安靜,確保孩子有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