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嬰幼兒疾病治療的注意事項 2016/10/27 19:37:39

    研究證實,人體發熱時體內代謝加速,血液循環加快,利於毒素的排出;能刺激免疫系統,提高免疫能力;亦可動員體內髒器的潛在能力,以適應人體內部的急劇變化;還可使肝髒解毒功能加強,阻礙細菌生長繁殖。所以發熱是機體固有的一種保護性反射,是人體對入侵致

  2. 如何治療寶寶疳積 2016/10/27 19:37:38

    疳積是中醫的病症名。按中醫理論:疳積即積滯和疳證。積滯也叫食滯或食積、停食,是指飲食失節,停滯不化,造成脾胃運化失常;疳證是積日久,耗傷正氣,虛象畢露。故積滯是病的早期,是疳證的前奏,以實為主;疳證是病的後期,是積發展的結果,以虛為主。  

  3. 小兒濕疹治療不要首選藥物 2016/10/27 19:37:00

    濕疹是兒科常見疾病。其中小嬰兒特別常見。家長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麼得濕疹?外用藥治療總是反復。其實大部分濕疹的原因是由食物過敏引起,其中牛奶蛋白過敏最為常見。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要從食物入手。提醒家長朋友注意的是飲食回避與如何治療。  發

  4. 小兒神經性尿頻治療對策 2016/10/27 19:36:57

    雖然居住環境比以前好了許多,但媽媽近來卻有些煩惱。因為,他們家搬到新的地區後小晶晶換了一個新的幼兒園。不知道為什麼自從入了新的幼兒園,小晶晶常常是剛一吃飯就要小便,睡前剛尿完也是一上床又要尿。每天沒完沒了地總是小便,有時一小時竟然上了十來次

  5. 新生兒化膿性腮腺炎 2016/10/27 19:36:54

    由於腮液量多而且引流通暢,通常情況下小兒的很少發生由細菌引起的化膿性腮腺炎,我們常看到的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俗稱‘乍腮’)。新生兒由於:①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抵抗力弱。②唾液分泌量少。③周圍環境特別是產房

  6. 小兒糖原累積病的並發症及其治療 2016/10/27 19:36:51

    糖原累積病可以並發哪些疾病?  可並發乳酸血症、酸中毒、酮尿,高脂血症,感染,嚴重的可死於酸中毒或感染等疾病。  糖原累積病應該如何治療?  治療用高蛋白、高葡萄糖飲食,多次喂養,以維持血糖正常水平,尤應於午夜加餐1次,以避免次晨低血糖。其

  7. Ⅳ型、Ⅵ型、Ⅶ型糖原累積病及其治療 2016/10/27 19:36:44

    糖原累積病是一類由於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謝障礙疾病,多數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發病因種族而異。  ⅳ糖原累積病,本型亦稱andersen"s病,由於支鏈酶缺乏所致,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遺傳病。由於此酶缺乏引起支鏈澱粉累積於肝髒

  8. 糖原累積病應如何治療? 2016/10/27 19:36:42

    概述  糖原累積病是一類由於先天性酶缺陷所造成的糖原代謝障礙疾病,多數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發病因種族而異。根據歐洲資料,其發病率為1/(2萬~2。5萬)。糖原合成和分解代謝中所必需的各種酶至少有8種,由於這些酶缺陷所造成的臨床疾病有12型,

  9. 第二型糖原累積病的治療 2016/10/27 19:36:38

    此型亦稱pompe"s病,於1963年由hers發現,其病因為溶酶體中α1,4-葡萄糖苷酶(αl,4glucosidase)即酸性麥芽糖酶缺乏,以致糖原及麥芽糖不能轉化為葡萄糖而被利用,全身組織均有糖原沉著

  10. G-CSF治療與小兒糖原累積病有關的中性粒細胞減少 2016/10/27 19:36:35

    westport,2月7日(路透社醫學新聞)糖原累積病(gsd)患者和繼發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病人應用重組人類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療能夠恢復中性粒細胞的活力,降低感染相關的死亡率。這一發現刊登在1月15日出版的《血液》

  11. 粘多糖沉積病應該如何治療? 2016/10/27 19:36:34

    粘多糖沉積病應該如何治療?  這個病迄今為止沒有很好的辦法,骨髓移植可以做,但療效並不是如想像中的那麼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治療是一種enzymereplacementtherapy。酶替代和基因治療法正在研究中。據文獻統計,國外已有幾十例

  12. 粘多糖沉積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2016/10/27 19:36:31

    粘多糖沉積病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要鑒別呆小症、佝偻病等病。  呆小症表現為生長發育過程明顯受到阻滯,特別是骨骼系統和神經系統。如:(1)身體矮小,上身長,下身短,並常伴有四肢骨畸形等。因為甲狀腺激素和主長激素一樣是長骨生長和骨骼正常發育

  13. 臍帶血可治粘多糖病I-H型 2016/10/27 19:36:07

    hurler綜合征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在新生兒中的發病率約為1/10萬。患病兒童由於缺乏α-l-艾杜糖苷酸酶,其體內粘多糖積聚增多,結果造成大腦、心髒、骨骼、肝髒和角膜等逐漸受損。大約2/3的患者在20歲之前死於心力衰竭或呼吸

  14. 小兒尿崩症的症狀和診斷檢查 2016/10/27 19:36:01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壓素又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又稱中樞性或垂體性尿崩症),或腎髒對血管加壓素反應缺陷(又稱腎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組症群,其特點是多尿、煩渴、低比重尿和低滲尿。  尿崩症症狀  垂體性尿崩症可見於任何年齡,通常在兒童期或成年早期

  15. 小兒尿崩症西醫治療 2016/10/27 19:35:58

    原發性垂體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替代治療用於完全性垂體性尿崩症,加壓素制劑有下列各種劑型:  1.水劑加壓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時間僅4~6小時,適用於診斷和暫時尿崩症的治療。  2.長效尿崩停  為油劑注射液,

  16. 小兒尿崩症中醫治療 2016/10/27 19:35:56

    中醫認為本病屬消渴中的上消和下消,以肺胃兩髒虛證為主,總的治療原則是滋腎養陰,益氣生津,可選用知柏地黃丸、生脈飲、縮泉丸等中成藥配合西藥應用,也可根據辨證分型選方用藥。  (1)氣陰兩虛型:  證候:煩渴多飲,多尿,體瘦乏力,心慌氣短,惡心

  17. 尿崩症的藥物治療 2016/10/27 19:35:43

    治療原則:  激素替代療法。  抗利尿藥治療。  繼發性尿崩症同時進行病因治療。  對症支持治療。  (一)水劑加壓素  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療。血管加壓素口服無效。水劑血管加壓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續3~6小時。這種制劑常用於神智

  18. 尿崩症應該如何治療? 2016/10/27 19:35:38

    (一)水劑加壓素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療。血管加壓素口服無效。水劑血管加壓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續3~6小時。這種制劑常用於神智不清的繼發於腦外傷或神經外科術後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療。因其藥效短,可識別神經垂體功能的恢復,防止接近

  19. 揭示尿崩症治療新思路 2016/10/27 19:35:33

    尿崩症是抗利尿激素缺乏,腎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礙引起的以多尿、多飲和低比重尿為主要症狀的疾病。患者每天尿量多達5升至10升,如不及時補水,可能陷入昏迷狀態。由遺傳因素導致的尿崩症,可通過補充調節尿量的激素進行治療,而由精神系統藥物副作用引起

  20. 漫談中醫治療小兒尿崩症 2016/10/27 19:35:29

    尿崩症是以煩渴、多尿、低比重尿為臨床特征的內分泌疾病。1910年pronl氏首先注意到垂體後葉疾病產生尿崩症症狀。現已查明尿崩症是以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所致,但也可由於腎髒對抗利尿激素反應缺陷而引起,前者稱為中樞性或垂體性尿崩症,後

2644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