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孤獨症也稱自閉症,通常在3歲以內起病。該病具體病因不明,可能和遺傳、感染、免疫等多因素有關,所以沒法預防,最好是早發現、早治療。怎樣早發現呢?社會交往障礙、語言交流障礙、刻板重復行為及狹窄興趣是孤獨症的三大症狀。
其中,社會交往障礙是孤獨症的核心症狀。如嬰兒期不喜歡擁抱;缺乏與親人的目光對視;不參加小朋友的合作性游戲;通常不怕陌生人,與父母親沒有特別的情感;有需要時就拉著父母的手到某一地方,不能用手指指物,很少運用點頭或搖頭表示同意或拒絕等,這些都是社交障礙方面的常見表現。
多數孤獨症患兒語言發育落後,常常在兩三歲時仍不會說話。雖然有部分患兒具備語言能力,但是缺乏交流性,他們或重復刻板語言,或自言自語,內容單調。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模仿言語和“鹦鹉語言”。比如:你教孩子說“叫阿姨好!”正常的孩子會跟著說:“阿姨好”,但是,孤獨症患兒可能完全重復你的話語“叫阿姨好”,就像鹦鹉學舌。還有一些患孤獨症的孩子症狀反映在刻板重復行為及狹窄興趣上,比如看手、望天花板、轉圈、嗅味、玩弄開關等。他們還特別依戀某一種東西,很難接受環境的改變,比如不喜歡吃新食物,睡覺時總要摟著同一個抱枕、玩具等,否則就哭鬧。
對於孤獨症患兒來說,6歲前治療、訓練是關鍵。早期治療,約半數的孩子能恢復正常。目前,治療采用特殊教育和訓練為主、藥物為輔的辦法。
具體該怎麼做呢?
1.多在孩子面前裝傻。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長不要事事包辦,給孩子思考、表達的時間。
2.多向孩子表達感情。家長經常給他做哭臉、笑臉等不同表情,教他觀察,讓他逐漸學習體會他人的情緒。
3.多實物鼓勵。患孤獨症的孩子很難接受新事物、新環境,在一定階段,不妨采取實物獎勵的做法。
4.不合理的要求,再哭鬧也漠視。不關注他,時間一長,他發現自己的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會自行糾正。
5.多帶孩子進行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戲,這對減少孤獨症兒童的多動行為、增加語言和交流等,有較好療效。
![]() |
小兒便秘不可以去濫用開塞露
寶寶便秘,媽媽常常不知所措,有的媽媽很依賴藥物治療,比如用“開塞露”一用就通,但醫生提醒,這樣只會養成寶寶依賴開塞露排便的不良習慣,造成更頑固的便秘。只有改善飲食習慣和食物結構、訓練排便 |
![]() |
寶寶誤食了異物該怎麼辦?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小心把異物咽進了胃裡,先穩定情緒,可以按照下列步驟進行: 1、不要太緊張,因為異物進入胃不像異物進入氣管那樣會引起呼吸障礙,對生命的威脅不是很快。 2、不要亂用藥物或吐瀉劑,不同異物的處理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