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細胞免疫方面 母乳中含有多種免疫細胞,經哺乳到達嬰幼兒體內可能發揮積極的抗病作用。 1、巨噬細胞可直接吞噬、殺傷病原微生物,同時它還能分泌釋放溶菌酶,這是殺傷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武器。 2、中性多核白
近年來,各國研究人員經過多年跟蹤研究,又陸續發現了一些母乳喂養對寶寶的重要健康意義。 降低嬰兒死亡風險20% ,喂養時間越長風險越小 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母乳喂養能夠將嬰兒在出生後一年內死亡的風險降低20
喂養不當與成人疾病密切相關 嬰兒缺乏科學喂養不但阻礙其生長發育,還與成人疾病密切相關。colinbinns博士在報告中指出,嬰幼兒時期的營養問題可能會導致兒童不可逆轉的生長和認知發育遲緩,以及近期和遠期
母乳根據孩子的需要不斷調整 奶粉只能一成不變 每一位母親的乳汁,都是為她自己的孩子量身定制,以滿足孩子所有的成長需求。沒有兩位母親的乳汁成分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位母親的乳汁都會根據自己孩子成長的情況,每天有
母乳哺乳減壓 來自瑞典和英國的學者共同研究了約9000名1970年在英國出生的孩子的生活狀況。研究報告發表在英國《小兒疾病文獻》月刊上。 研究者收集了這些孩子分別在出生時、5歲時和10歲時的有關信息,提
“你平時都給孩子吃啥了?” “沒有什麼特別的食物,我們的飲食一向都很清淡的。” “那有給孩子吃過什麼補品嗎?” “補品啊?沒有專門買過補品給她吃,不過倒是喝過一些口服液。” “什麼口服液?” “
1.新生兒每天要喂多少次? 剛出生的小寶寶,一天24小時內需要喂8~12次或者每2~3個小時喂一次。不過,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值,具體情況還要根據寶寶的需求來確定。對小新生兒來說,一切要以他的意志和需求為准,
如果你是個喜歡帶著寶寶一起出門的媽媽,請想象以下兩種場景。 場景一:你帶著寶貝出門,袋子裡裝的是:尿布、濕巾、奶粉、數支奶瓶、可能外加一個保溫罐的溫水。 場景二:帶著寶貝出門,但袋子只裝了幾片尿布、濕巾
1. 怎麼知道寶寶餓了? 餓了的時候,寶寶會表現得警覺或主動,用嘴巴做出吸吮的動作或轉動頭部尋找乳頭。哭泣其實已是饑餓的後期“表達”。 2. 盡可能地早喂母乳。 理想的情況是,寶寶娩出後半個小時到兩個
母乳是上天賜給嬰兒最好的食物,它易消化、好吸收,含有免疫物質,可幫助嬰兒抵抗疾病,又能避免牛奶蛋白過敏所造成的傷害。不但經濟、衛生又安全,且母親可借著哺乳,增進親子間的互動,更可幫助母親子宮收縮、
1、夜間光線暗,視物不清,不易發現孩子皮膚顏色,不易發現孩子是否溢奶。 2、媽媽困倦,容易忽視乳房是否堵住孩子的鼻孔,使孩子發生呼吸道堵塞。 3、可能會躺著給孩子喂奶,媽媽處於朦胧狀態,孩子含著乳頭睡著
(1)時間 目前主張產後立即喂奶,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半小時內就可讓母親喂奶,這樣既可防止新生兒低血糖又可促進母乳分泌。孩子吸吮乳頭還可刺激母體分泌乳汁,為母乳喂養開個好頭。早喂奶能使母親減少產後出血。
新生兒的母乳喂養 新生兒消化系統有哪些特點? 足月兒除胰澱粉酶外,其余消化酶均已足夠消化蛋白質和脂肪。早產兒各種消化酶不足,膽酸分泌較少,不能將脂肪乳化。故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新生期只需奶喂養就足夠
(1)母乳營養成分好,含有適合嬰兒生長發育需要的各類營養要素,而且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母乳成分也會隨之改變與嬰兒的需要相適合。母乳中所有的蛋白質和脂肪質量好,利用率高,容易被嬰兒消化吸收,而不像牛奶中含的蛋白
脹奶時,你的乳房可能會變得比平時硬挺、脹痛,甚至有發熱的感覺,確實有點不舒服。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早開奶、勤哺乳。在分娩後最初的幾天,讓你的乳腺管盡早疏通,這樣有利於乳汁的排出。
中國媽媽乳汁中的營養有幾點不足: 1、脂肪含量偏少; 2、鈣含量低; 3、DHA含量較少。 怎樣補充乳汁中缺少的營養元素: 1、適量增加脂類食物的攝入、提高乳汁中的脂肪的含量 脂類可以提供人體每
對寶寶來說,母乳無疑是最好的不可替代的營養品,但是,你可知道有些嬰兒是不能用母乳喂養的嗎? 例如某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嬰兒,如苯丙酮尿症的嬰兒,由於其體內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而造
嬰兒出生後,如果以母體喂養,則可以繼續從乳汁中獲得免疫物質。人乳分初乳、過渡乳和成熟乳。初乳一般指產後5天內的乳汁,產後6-10天內的乳汁稱為過渡乳,產後11天及以後的乳汁稱為成熟乳。一般所說的人乳是指成熟乳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喂養要到滿6個月後才開始添加輔食;前3個月要按需哺乳,3-6個月可按時哺乳;純母乳喂養期間不需喂水,更不宜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母乳可喂養至1歲。甚至2歲或更長。” 母乳對寶寶的健康
母乳喂養引起腹瀉的特點。母乳性腹瀉,顧名思義就是母乳引發的腹瀉,這種母乳性腹瀉,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很多,當發生腹瀉的時候,應該首先排除疾病的可能。事實上,母乳性腹瀉具有明顯的特點,這種腹瀉一般每天大便3~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