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足夠的睡眠和良好的睡眠習慣對兒童身心健康有重要影響。生理需要睡眠時間與年齡因素密切相關,但睡眠時間長短和深淺,可有個體差異。嬰兒及兒童可有多種形式的睡眠障礙,如入睡困難、睡眠不安、夢魇、夜驚、夢行症
蔬菜農藥殘留、居室裝修污染、汽車尾氣超標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已為人們所熟知。而服裝污染,尤其是甲醛童裝對於人體健康的損害,卻尚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今年兒童節前夕,廣東省工商局對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潮
1.能促進寶寶大腦和運動機能發育 因為內衣具有保暖作用,所以媽媽無須總擔心寶寶冷而再采用包布包裹寶寶。用包布包裹寶寶全身時,外面要用一條布條子緊束,這樣,寶寶的胳膊和腿就會被捆得不便動彈,從而影響四肢的
兒童發展遲緩的早期診斷有賴周遭與兒童關系密切的人,如父母親、其他家庭成員、褓姆、托兒所或幼稚園老師的早期發現異常,進而轉介予專業人員作評估,完整的評估團隊應包括各領域的專業人員,如醫師、臨床心理師、物理治療師
專家調查表明,現代人平均有90%的時間生活和工作在室內,65%的時間在家裡。而現代城市中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則比室外高出多少倍!尤其糟糕的是,誰是經常在室內並受到室內空氣污染危害的人呢?是那些兒童、孕婦、老人和
別把恐懼的情緒帶給孩子 1、 無論處於任何環境,需教導孩子時時保持警覺,但不要做過多的描述來恐嚇孩子,使孩子心生恐懼,凡事畏縮。 2、 沒有必要教導孩子去懷疑每一個人,如此的教導方式,容易令孩子不知所
嬰幼兒生長發育有一定的規律性,不同年齡階段生長發育速度不同,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越快。出生後前半年最快,半年後逐漸減慢,以後到青春期出現第二個生長加速期。 身體各系統器官的發育不是按年齡同時發育,如神經系統
發育遲緩兒童除了有在智能及運動發育遲緩,、學習困難、,語言障礙等症狀外、尚常伴有其他醫療問題。 1、 神經系統: 首先在神經系統方面最常見是癫痫。因造成發育遲緩原因不同、而有不同之比例合並癫痫。如腦性麻
A、 精神支持: 1、家長心路歷程(何立博2005修改自Ross,1969):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悲傷→沒面子/怎麼辦 憂郁←┘└→接納 2、小孩的心理 我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 爸媽會不會不
培養良好的社會交往習慣。人是在交往中獲得社會性的。孩子社會性的欠缺主要是小家庭環境的影響,一方面父母要與孩子做一些具有合作性的游戲對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展是有好處的。另一方面讓孩子多與其他小孩子在一起玩(多到有
你是不是每天都會讓寶寶趴一會呢?應該這麼做--這樣會讓寶寶更加強壯,促進寶寶的協調能力。 先來聽個好消息:一直以來,兒科機構和醫生都建議寶寶躺著睡覺,以減少嬰兒猝死症的發病率。事實證明,這種疾病的發病率的
目前市面上的滅蚊產品包括盤式蚊香、片型電蚊香、液體電蚊香和殺蟲氣霧劑等,其中,盤式蚊香、電蚊香的主要驅蚊成分為菊酯類,它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一種低毒高效殺蟲劑,在合理的比例之內,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但是
兒童自然游戲群體緣何失落? 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在兒童教育領域關於同伴交往的相關研究中,多從兒童自然游戲群體賴以存在的時間、空間、人際間入手,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住房樣式的改變;二是獨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少子
(一)形容詞的使用 根據研究表明,2歲兒童已能使用少量形容詞,4。5歲以後使用量增長較快,6。5歲使用的形容詞可達206個。 幼兒使用形容詞的發展過程表現如下: 1、從物體特征的描述到時間情景的描述:
對於發展遲緩兒童,及早診斷和介入療育服務,是相當重要的一件工作。從出生到六歲是人類發展最快的時期,透過此時期奠定未來一生的基石。此外,及早的介入除了可以協助孩子的發展更趨正常外,還可以減輕日後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1、生食和熟食不要保存在一個容器內,生的蔬菜、水果不要和生肉、魚等接觸,以防細菌污染。 2、放入冰箱內的食品之間要有一定空隙,不要緊貼冰箱左、右壁及後壁,以便冷氣對流,冰箱內放物不宜過滿。 3、減少開冰
培養閱讀能力是發展幼兒智能的最佳武器之一。美國20世紀50年代起就開始對早期閱讀進行研究,一些發達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就把提高嬰幼兒的閱讀能力作為兒童智能教育的重點來抓。 (一) 為孩子朗讀-打開孩子閱
新生兒出生時,哭是他們唯一的語言,它代表饑餓、疼痛、尿濕,而母親常能通過哭聲的響度、音調來分辨其不同的原因。 2~3個月的嬰兒已能啊、咿、喔不自主地發音,有人逗他(她)時則更高興。 語言發育早的,到了1
孩子的年齡、能力及理解力不同,所以便有不同的學習特質。此時,需充分了解這些特質,運用不同的教導秘訣,使孩子學習‘快速又有效率’。 1、 以說故事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安全技能,可以引發小朋友高度的興趣,讓小朋
兒童保健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孩子發育有其關鍵階段,某些疾病也有高發期,了解這些規律,把握最佳年齡,乃為人父母者的必修課,有助於養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 喂養最佳年齡 不少孩子患有程度不等的厭食症,父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