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抱著孩子玩手機 你會後悔的!

抱著孩子玩手機 你會後悔的!

  母親沉迷手機除了不利於親子溝通,眼科專家還指出,嬰幼兒偷瞄手機或是玩手機對視力傷害極大,這是家長必須引起重視的。

  周歲寶寶“發”微信七月齡嬰兒“搶”手機

  “真沒想到原來幾個月的孩子對手機已經有想法了,我現在不敢當著孩子看手機、打電話,甚至手機都不能拿進主臥,不能讓她看見我摸手機,不然她就要看,有一次正好屏幕亮了,她伸手抓不到,急得哭起來。不僅如此,最近這孩子似乎還會‘爭寵’,只要我看手機不理她,她就大叫,那眼神似乎在表達‘別玩了,快理我!某位七月齡寶寶的媽媽直言,“即使手機屏幕不亮,寶寶也會向它投去目光,似乎在期待什麼。”當然,幾個月的嬰兒並不了解手機的具體功能與作用,但是卻對這個發光出聲、極度吸引媽媽的物體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如果說幾個月的寶寶只能“碰運氣”瞧一瞧手機亮起時花裡胡哨的屏幕,那麼一歲多的孩子已經可以將手機當成愛不釋手的玩具。退休教師聶阿姨最近正苦惱於小孫子執著的探究精神:“一歲多的小孫子經常趁我不注意時擺弄手機,由於經常開著QQ、微信等軟件,好幾次他竟然在朋友圈發了表情、亂碼,有一次還給我的老領導誤撥了電話!本來我特別不好意思,挨個給人家打電話解釋,沒想到大伙都挺理解,紛紛表示自家的寶貝兒也干過這事。由此看來,玩手機的小寶寶不止我家這一個啊!”

  其實,家長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興趣,記者了解到一位幼兒園的孩子不愛看動畫片也不玩手機,但是每天吵著聽新聞,原因就是照顧他的奶奶天天聽收音機,雖然他可能不太懂新聞說的是什麼,但卻熱衷這種形式。

抱著孩子玩手機 你會後悔的!

  喂奶也“機不離手”

  哄娃經常靠“屏幕”

  為何小寶寶能對手機產生如此大的興趣呢?究其原因,還“仰仗”各位媽媽的從小“培養”。大人打開手機刷微博、玩微信,在臥室裡、馬桶上甚至喂奶時也“機”不離手。如果說原來媽媽哺乳時是“娃吃著,媽睡著”,那麼現在則是“娃吃著,媽玩著”。

  據某親子網站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以上的媽媽均有一邊給孩子喂奶一邊玩手機的經歷,美其名曰:反正閒著也是閒著,就找點事兒干,於是,“奶娃時間=娛樂時間”。月嫂王阿姨告訴記者:“我接觸到的所有產婦在坐月子時都玩手機,跟手機接觸的時間比跟寶寶接觸的時間還長!其中一個產婦因為過於疲勞沒握住,手機掉落在床上差一點砸到孩子,驚得家人一身冷汗。可即便如此,還是沒改變這位媽媽邊喂奶邊看手機的習慣。”

  如今太多的小月齡寶寶就在媽媽的潛移默化中慢慢對這個發光發亮的物體產生了興趣,隨著年齡增長,寶寶學會了與手機的互動。徐阿姨的小孫子才一歲零八個月,卻對視頻產生了濃厚興趣。前些日子《小蘋果》流行,家人無意中用手機給他放了幾次,沒想到這孩子竟然看著手機跟著唱、跟著扭,徐阿姨覺得挺好玩,只要來人就讓他表演。無獨有偶,將“會玩手機、平板電腦”當成優秀技能、逢人就“秀”的家長大有人在。甭管是因為孩子真能看懂屏幕上的內容跟著表演,還是僅靠碰巧“滑來滑去”啟動了某些程序而造成能夠操作手機的假象,毋庸置疑的是,在親朋聚會的場合,手機已經成為幼兒表演的工具。

  不僅如此,由於嬰幼兒們對手機、平板電腦的濃厚興趣,使手機等已經成為各家的“哄娃神器”,有媽媽直言:“手機真的比家中任何玩具都好使,無論孩子鬧成什麼樣,甩給他之後立馬安靜,我們已經給他一個舊手機當玩具了。”

  這些爸媽或是爺爺奶奶的初衷是好的,旁觀者也驚詫於幾歲幼兒的聰明程度,然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電子產品對孩子視力造成的傷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抓住關鍵期 贏在起始處

抓住關鍵期 贏在起始處  我講的第三點是,成全任何一個孩子的發展都要“抓住關鍵期,贏在起始處”。  人的生命中存在著無限的神秘性,無限的不可知性,對所有的生命我們都應該保持謙卑、敬畏和謹

兒童誤服藥物後要如何家庭急救?

吃錯藥或者將外用藥當作口服藥,都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若能及時正確處理,往往可以得救;若處理不當,還可留有後遺症,甚至危及生命。小孩子本身抵抗力沒有成年人強,一旦發生吃錯藥的情況,又往往敘述不清情況,是家長最著急的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