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病了,發燒38。5℃,醫生給寶寶開了3服中藥。說來也快,當天晚上寶寶就退燒了。既然不燒了,我就不再給寶寶吃藥了。想到寶寶兩天沒有好好吃飯,於是買來他平時愛吃的蛋糕、薯條,吃了不少。誰知過了一天寶寶又發起高燒,再去醫院檢查,居然是肺炎!為什麼寶寶的病發展成了肺炎?
教授提醒,這位媽媽和很多父母一樣犯了以下兩個錯誤:
錯誤一:退燒後馬上停藥
發熱是小兒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是人體正在發動免疫系統抵抗感染的一個過程。體溫正常不等於疾病治愈,它只是預示疾病有所好轉,而造成感染的病毒或細菌此時不一定被徹底控制,體內的細菌、病毒可能還存在,炎症還未完全消失。所以用藥需要一定的療程,才能徹底消滅體內的細菌、病毒而完全治愈,否則疾病有可能“死灰復燃”,導致病情更為復雜、嚴重。
因此,小兒退燒以後,應該繼續服藥。中醫中藥可以說在這方面具有較強的優勢。一方面可以通過調理脾胃,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激發食欲,促進營養的吸收,使機體各器官的功能很快得以恢復,並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清除體內的余邪,使病情完全治愈。
錯誤二:恢復期進食油膩食物
孩子在生病的時候,一般都會食欲不振,對於孩子發熱導致的食欲不振,父母不必過於焦急和憂慮,這是一種暫時的現象。燒退了以後,小兒消化吸收功能不可能一下子恢復到正常水平。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發熱時消耗了不少能量,病後應盡快補充。其實這時,小兒形氣未充,各個髒腑機能尚不健全,消化能力較弱,過分的補充不但不會吸收,還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個別患兒因為體內邪熱未清,又進食油炸甜膩食物助濕生熱,造成病情反復,中醫稱“食復”。
因此,退燒後的飲食最好選擇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蛋羹、面條等,不要讓孩子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炸雞、炸薯條、奶油蛋糕等,以免影響身體恢復。如果孩子食欲差,不要勉強孩子進食,可以少食多餐。
發熱期間出汗增多,機體水分消耗增加,父母應給孩子多喝一點水和果汁,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西瓜汁和綠豆湯是夏季解熱祛暑的佳品,梨汁有潤肺止咳的作用,米湯、藕粉易於消化吸收,番茄汁富含vc,父母可酌情選用。在退熱後的恢復期,飲食的選擇可遵循由稀到干的原則。
![]() |
不能讓孩子贏了起跑線而輸掉人生
最近,一位年輕的家長告訴記者,想把自己年僅兩歲的孩子送到培訓機構學英語。據某培訓中心的負責人稱,在他們班,最小的孩子只有兩歲零三個月。 三歲前的孩子尚處於無意性的認知發展階段,這麼低幼年齡的孩子,家長們為何要 |
![]() |
什麼是魚肝油中毒?
很多父母不知道,維生素不可多服,特別是脂溶性維生素容易在吸收後沉積在脂肪中,如果長期大量服用,往往會引起不良反應,嚴重的也可以發生中毒。尤其是維生素A和D更容易發生中毒。 攝入大量的維生素A,如大量進食豬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