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因此應適時找出發燒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退燒。若體溫不穩定,則表示疾病尚未痊愈,疾病痊愈,發燒即退。發燒是兒童最常見的症狀,最易引起父母親的擔心。
定義:體溫高於下列溫度,則稱為發燒。
肛溫:38℃
口溫:37.8℃(耳溫與口溫相同)
腋溫:37.5℃
背溫:37.5℃
有種因幼兒急疹引起的發燒,一般會連續發熱三四天,等發熱退後才會出皮疹。但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發燒的幾天裡,帶著孩子天天跑醫院,這樣是不可取的。該怎麼辦呢?急疹發燒:不必天天跑醫院
合並的症狀:小兒發燒除了體溫上升外,可能會有如下症狀:
食欲不佳
嗜睡
哭鬧不休
活動力減退
昏睡、昏迷
抽筋、頭部僵硬
發紫、呼吸困難
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先甩動溫度計,使水銀下降至三十五度以下。
腋溫:將溫度計放置於腋下,固定手臂,勿令其任意揮動,測量四~五分鐘。
口溫:兒童勿用此法以防溫度計咬斷。
肛溫:新生兒時期較建議采用此法。
背溫:將溫度計置於背上並平躺測量4~5分鐘。
發燒應如何處理:
減少穿衣蓋被。
多喝開水。
睡冰枕。
溫水拭浴。
保持空氣流通,維持室溫26~28℃。
勿自行服成藥。
隨時監測兒童體溫變化。
發燒若伴有下列情況則應立刻送醫。
發燒超過38.5℃。
活動力差
虛弱
呼吸困難
無法進食、劇烈嘔吐
抽筋、頭部僵硬
身上出現紫斑
二個月以下之幼兒
兒童本身患有嚴重疾病
連續發燒二天以上
結論:
父母在兒童發燒時,千萬不要過份緊張耽心,除了就醫外,盡量維持幼兒的舒適,只要平時具備基本的發燒處理知識,一定可以幫助兒童回復健康的身體。
![]() |
幼兒破傷風時的症狀表現
幼兒沒有自我保護安全意識出現受傷是再所難免的。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草地上或者是泥地裡泥土裡玩耍出現了割傷或者是劃傷現象時,一定要看傷口的大小,如果有髒東西進入到傷口裡,很有可能需要去打破傷風針。當錯過孩子正確的打 |
![]() |
認清兒童哮喘治療誤區,今早擺脫哮喘!
兒童哮喘都有哪些誤區。 混淆“哮喘”和“感冒” 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俗稱。有流涕、打噴嚏、咳嗽等,與支氣管哮喘的前驅症狀類似,但哮喘主要與過敏體質、上呼吸道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