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的心理管理 父母會管嗎 2016/10/28 15:56:07

    有個朋友來電話說,他在經營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給小孩子們做文化課的輔導。幾年做下來,他發現孩子們的問題大多數來自家長,但是又不太清楚到底問題在哪裡。我便讓他發調查問卷給家長們,看看家長們認為孩子有哪些問題。朋友果然去做了調查,家長們交給他的問

  2. 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無私的愛 2016/10/28 15:56:04

    很多家長,總會自以為是的認為,要給孩子最好的,而最好的就是孩子喜歡的,其實不然。  作為家長,我們有時要思考,我們能給孩子帶來什麼?快樂?物質的滿足?其實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家長無私的愛與照顧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尊重孩子、給孩子一個吻、和孩子

  3. 家庭關系會左右孩子性格 2016/10/28 15:56:03

    媽媽強勢兒懦弱  英國詩人艾克略曾說:“媽媽和子女的關系,是月亮和星星,樹苗和土壤之間的親和力。”母親的形象通常是任勞任怨的“慈母”,但目前越來越多的家庭中母親過於強勢,會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

  4. 過早寄宿會引發兒童抑郁症 2016/10/28 15:56:01

    孩子患了兒童抑郁症,這對一些家長來說一定會感到困惑。一個小孩怎麼也會得大人才會有的病呢?其實,抑郁症不分兒童和成人,近些年來這種心理疾病還有明顯低齡化的趨向。而重症抑郁潛在的最大危險就是自殺行為。那麼,面對孩子,我們作為家長又該怎樣預防孩子

  5. 親子關系需要善於做加減法 2016/10/28 15:55:58

    小學老師教我們學會了加減乘除的運算方法,但卻沒有教我們學會在生活中,什麼時候應該用加法,什麼時候應該用減法。親子關系就像一道道復雜的數學題,善用加減法是一種大智慧,善用者是最接近生命密碼的智者。年輕的爸爸媽媽有時候一不小心可能會算錯,不過沒

  6. 教你如何搞定“難搞寶寶”? 2016/10/28 15:55:56

    一般來說,活動量大、堅持度高、反應強度強的孩子,比較容易帶給父母行為管教上的挫折,以下提供相對應的氣質管教法:  一、活動量大的孩子  活動量大的孩子靜不下來,內在較缺乏結構和限制,他們的行為常常比較沖動,沒有考慮後果。父母要給孩子具體簡明

  7. “被乖孩子”後心理解析 2016/10/28 15:55:53

    當代青少年中活躍著一群這樣的群體,他們內心很活躍,很有想法卻無法表達,甚至是不敢表達,又或者是從小被認為是很乖的孩子,成績很好的孩子,卻在初中或者高中時無法正常上學,無法正常與人交際,甚至會出現抑郁情緒。相對於90後、00後這一代標識著充滿

  8. 如何消除孩子看牙的恐懼心理 2016/10/28 15:55:51

    聽見牙鑽“吱吱”地在牙齒上來回磨動的聲音,很多孩子的確很恐慌,有的孩子在牙椅上坐立不安,極其不配合,家長常常要好說歹說,最後甚至要發脾氣。其實,這是孩子害怕恐懼的心理作怪。看牙醫就是一個習慣問題,看得少、不了解也是產

  9. 表揚寶寶的正確方法 2016/10/28 15:55:45

    表揚寶寶的正確方法  對於孩子表揚永遠比批評有效效。經常表揚孩子可以激發他更多的熱情和養成良好的習慣。但是,為了讓表揚達到最佳的效果,也要注意正確的方式。  表揚孩子的方法一:表揚寶寶的具體行為  指出寶寶做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要具體明確,

  10. 寶寶常聽音樂非好事或易孤僻 2016/10/28 15:55:43

    嬰兒常聽音樂易孤僻  大多數父母以為讓嬰兒長期聽音樂,一方面可以安撫嬰兒,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嬰兒溫和的個性。但嬰兒如果常聽音樂,卻可能養成沉默孤僻的個性,還會喪失學習語言的能力。所以,在嬰兒咿呀學語的時候,父母不能每天長時間給嬰兒聽音樂,否則

  11. 6方法改善孩子的分離焦慮 2016/10/28 15:55:41

    “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  當孩子一歲左右時,可能會出現離不開主要照護者的情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有些孩子“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最早8~10個月就會出

  12. 孩子的恐懼心理多由恐嚇而來 2016/10/28 15:55:39

    孩子的恐懼症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受到恐嚇,或者驚嚇,導致他們患上恐懼症,那麼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要怎麼緩解孩子的恐懼心理呢?  父母不僅要注重孩子身體健康,更要對孩子心理健康重視起來。生活中,孩子的心理常常會出現一些異常

  13. 分離焦慮:孩子總離不開你? 2016/10/28 15:55:38

    “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  當孩子一歲左右時,可能會出現離不開主要照護者的情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有些孩子“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最早8~10個月就會出

  14. 語言暴力對孩子殺傷力有多大 2016/10/28 15:55:36

    不打孩子,是不是就等於讓孩子免受暴力侵害?不是這樣的,這一代孩子被家長的規劃、學校的考試、社會的欲望所挾持,幾乎等於被強加於自身的各種價值觀所綁架,軟暴力幾乎隨處可見。生活在不平等、不尊重的環境中,軟暴力帶來的危害不可小觑。  軟暴力是指用

  15. 緊張焦慮中成長孩子不易長高 2016/10/28 15:55:34

    美國紐約州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家丹尼爾·派思和他的同事對716個從9歲到18歲的孩子做了9年的跟蹤研究,發現感覺緊張的女孩子會比感覺快樂的女孩子矮5.08厘米。由於這些具有緊張焦慮情緒的女孩子並不是生來就身材矮小,因此心理學家

  16. 寶寶媽要正確對待寶寶認生期 2016/10/28 15:55:32

    認生是寶寶的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在寶寶看到陌生人時,他意識到家人和陌生人是不同的個體,寶寶害怕這個陌生個體給他帶來傷害,因此,就以敏感閃躲,甚至大聲哭鬧的激烈方式來向家人傳遞自己害怕的情緒,以此得到家人的保護。  家長的苦惱在於,把自己認為是

  17. 反復去讀同一本書孩子學得更快 2016/10/28 15:55:30

    當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要求你講述同一本書上的故事時,已經工作了一天的你是否會感到不耐煩?據“紐約每日新聞”網報道,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詞語實驗室的傑西卡·霍斯特博士設計了一個實驗,以了解三歲大的幼童能多快地識別

  18. 心理暗示可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016/10/28 15:55:30

    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願望、觀念、情緒、判斷或態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人或環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個體發出信息,個體無意中接受這種信息,從而做出相應反應的一種心理現象。從接受主體來說,暗示可分為自暗示和他暗示兩種。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

  19. 進餐催促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2016/10/28 15:55:22

    北京市曾做過一個調查,隨機選擇了10個托兒所和幼兒園,看看全托的孩子們的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很多全托的寶寶營養不良!當結果出來時,很多兒童營養學專家都感到非常吃驚,因為國內托兒所、幼兒園的寶寶配餐標准是由許多專家共同研究制定的,一般托兒所、

  20. 怎樣讓孩子遠離蛋殼心理? 2016/10/28 15:55:20

    如今很多孩子只能聽贊美之詞,聽不得半點反對意見;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內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對失敗,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極端的舉動,甚至輕生……這就是所謂的“蛋殼心理&rdquo

4339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