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6方法改善孩子的分離焦慮

6方法改善孩子的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

  當孩子一歲左右時,可能會出現離不開主要照護者的情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分離焦慮”。有些孩子“分離焦慮”出現的時間比較早,最早8~10個月就會出現。當孩子會爬、活動范圍擴大,有時候可能看不到主要照護者時,就會開始有這種情形。

  導致“分離焦慮”的原因

  一歲的孩子身體發展動作與能力越來越進步,活動范圍也逐漸擴大,甚至會四處探索,但是孩子的心智發展卻還不成熟,隨著依附關系的建立,孩子會很黏主要照護者,當大人一離去,孩子不知道大人還會不會再回來,很容易產生“我是不是被拋棄了”的疑問,因此會感到驚慌失措。

  除了年齡與發展的階段之外,當媽咪再生弟弟妹妹時,因為媽咪的注意力會轉移到新生兒身上,孩子也可能會有“分離焦慮”的傾向;另如剛上幼兒園或到新環境,孩子也會開始焦躁。

  這種狀況通常會持續多久

  通常等到孩子滿3歲以後,隨著心智年齡越來越成熟、社會化的歷程與逐漸習慣與主要照護者分離,孩子就慢慢不再會有“分離焦慮”的問題了,所以“分離焦慮”只是一個過渡期的行為表現,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

6方法改善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所黏的對象,不一定是媽咪

  基本上,孩子所黏的對象都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照護者。如果媽咪並非家庭主婦,那麼孩子所黏的對象則不一定會是媽咪。

  夜晚時容易哭鬧不休

  處於“分離焦慮”時期的孩子,白天時會黏著主要照護者不放;夜晚睡覺時,突然醒來時若看不到主要照護者,孩子容易夜啼難眠。當大人半夜被孩子的哭鬧聲驚醒,檢查既不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也不是穿太多、太少或生病不舒服,通常都是因為與大人分離不安所致。

  “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成長過程

  盡管孩子緊黏著大人不放,會讓大人受不了,不過張玺醫師表示,“分離焦慮”是正常的成長階段,是因為孩子相當信賴大人的緣故,表示親子互信與依附關系建立得很好,兩人之間密不可分。這只是成長的過渡階段,大人不用想“該如何使孩子不要太黏人”,除非孩子太黏的問題持續到5、6歲以上,甚至已成為一種生活障礙時,才需要求助於醫師或治療師。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什麼是小兒感冒?

小兒感冒的定義:  小兒感冒是嬰幼兒常見病,一年四季隨著氣候的變化而發病。小兒感冒是現代醫學所稱的小兒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統稱。  小兒感冒的臨床表現:  普通小兒感冒初起的症狀

新生兒喂養的6大疑問如何應對

1.哺乳媽媽奶少,可不可以先喂配方奶?  在寶寶出生後的半小時後就可以給寶寶喂奶了,此時如果哺乳媽媽奶少,也應該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寶寶的吸吮會促進媽媽的乳汁分泌。另外,乳汁分泌與飲食和情緒有著很大的關系,媽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