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總喜歡把東西亂扔,他時常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早晨起床,他會對著媽媽大叫:“我的襪子不見了!”下午玩玩具又喊:“我的小飛俠呢?”媽媽一邊忙著替孩子找東西,一邊數落:“給你講過多少次了,自己應收拾自己的東西,怎麼當耳邊風?下次我再也不替你找了。”但下一次的時候,一切如故,丁丁仍然找不著要找的東西,媽媽仍然一邊替孩子清理,一邊氣惱地數落著孩子。
父母總希望孩子聽話、懂事,也經常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但孩子似乎不理解父母的苦心。在對孩子屢次破壞規矩的行為失望後,父母便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氣惱,大聲訓斥孩子:“我和你講過多少次了,你為什麼聽不進……”其實,孩子並不懂得應該怎樣做,他們大都有著自己的理由。
丁丁十分了解媽媽的心思,他多次聽到媽媽的警告,但她這種反復聲明並未見行動,無論什麼時候,媽媽都會來替自己收拾殘局,雖然媽媽的唠叨也十分討厭,但丁丁並沒有後顧之優,他知道,只要自己需要的東西,媽媽一定會替自己找出來。因此他對媽媽的要求置若罔聞。
父母們常常抱怨孩子對自己的要求毫不在意,其實許多時候,是父母自己有令不行造成的。“你為什麼不聽?”這句話應問問父母自己。你對孩子的要求和警告是具體可行的嗎?你是否真的按你的要求去做了?如果我們根本不會實行我們的警告,那麼就不要對孩子說。有令不行的結果只能使孩子對你的話的信任度降低,認為你只是危言聳聽。有了這樣的想法,孩子自然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了。
當然,父母的訓斥與告誡可能一時鎮住孩子,但“我對你說過多少遍了……”除了表達對孩子及其行為的失望情緒外,對促進孩子遵守規則沒有任何幫助。
如果父母要想孩子聽得進自己的話,應采用平等民主的方式與孩子商量規則,一旦達成共議就堅決執行。特別在孩子違反了規定時,應果斷采取行動,讓孩子理所當然地體會到父母的要求是嚴肅認真的,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 |
多款“母嬰水”被指虛假宣傳炒作概念
一些商家宣傳時強調“母嬰水”的特殊功效:灣藍天貓旗艦店宣稱產品能幫助保護寶寶心髒,預防寶寶和媽媽便秘;侏羅紀母嬰水則在宣傳冊上注明可以緩解寶寶上火、便秘、拉肚子、潰瘍等症狀。沃牛食品專營 |
![]() |
有多少人用羞辱“殺死”孩子靈性
多少人,在自己家人前體驗過,可自由哭泣。對方不斥責,不焦慮,不攻擊,也不找答案,而是先擁抱著你,就做一個陪伴者,聽你哭。 波蘭著名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電影《十誡》中的一個故事,平安夜,男主人公前女友說丈夫失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