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飲食保健 >> 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可致偏食

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可致偏食

   一提到偏食,不少媽媽叫苦連天:"想盡所有辦法也喂不進去!"其實,造成寶寶不好好吃飯的原因,99%的責任在家長。不良飲食習慣會導致兒童多種疾病,如厭食症、營養不良、胃窦炎、肥胖病、便秘等,對今後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家長應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可致偏食

  現象:挑食偏食。

  建議:小兒的偏食習慣與父母有很大關系,家長自己首先糾正偏食挑食習慣,進餐時避免說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對那些偏食較嚴重的孩子,可以給孩子講道理,吃了蔬菜就能長高,也可以用獎罰的辦法,先吃平時不愛吃的食物,就能出去玩。

  現象:偏愛吃湯泡飯。

  建議:家長可以先給孩子一些半流質食物,如稀飯、面條等,然後逐漸向正常飲食過渡;進食前半小時可適當喝湯,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食欲,也能滿足孩子的嗜好。

  現象:嗜好零食。

  建議:可以讓孩子適當吃些零食,但不能太多。家長要對孩子說明吃零食的害處,把零食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等。

  現象:進餐缺少規律。

  建議:家長應妥善地安排三餐,做到早餐質量高,中餐較豐盛,晚餐宜清淡。

  現象:進食吃吃玩玩。

  建議:家長在吃飯時應專心一致,不要談笑,不要看電視,給孩子做出榜樣,專心吃飯時多鼓勵他。

  造成偏食的幾個因素

  1.未及時添加輔食很多家長,由於喂養觀念的問題,在孩子滿6個月時未能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等到1歲半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口味單一而拒絕吃很多食物。父母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張嘴。

  2.精神因素許多媽媽都有吃飯時批評孩子的經歷。在正常情況下,孩子一到吃飯時間就會產生旺盛的食欲,分泌較多的唾液,但如果突然遭遇責問、訓斥,精神就會緊張,食欲也就消退,唾液分泌迅速減少。長此以往,形成不良條件反射,一到吃飯,孩子的精神就特別緊張,食欲也會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可能出現偏食或厭食。

  3.不良的飲食習慣不良飲食習慣是影響孩子正常進食的最大障礙。對於幼兒來說,零食的誘惑十分強烈,尤其滿足了孩子對於甜味的渴求,同時也填飽了他們的胃,到了就餐時卻沒有胃口。另一方面,家長工作忙,無法正常地為孩子提供飲食,使孩子在有饑餓感時無餐可進,生活方式極不規律。更有甚者以餅干、面包代替正常飲食,誤了正餐亦不在意,給孩子樹立了負面榜樣。

  4.運動少、消耗不夠現代家庭受居住環境的限制,幼兒之間交際不如過去頻繁。許多兒童沉溺於電視、電腦游戲,被困於小小的空間之中,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無法完成高熱高能的消耗,自然就不易產生饑餓感。

  5.疾病導致的偏食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孩子,一方面消化功能降低,身體不適;另一方面則因服藥影響了胃口,導致暫時性偏食。家長要注意在孩子生病時,及時調整飲食,幫助孩子能早日恢復健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有夾腿綜合症該怎麼辦?

夾腿綜合症,這是寶寶們在享受性快感的一種行為,多發生在1-3歲。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有的孩子喜歡夾緊腿,蹬直雙腿,渾身使勁,樣子很享受,這就是夾腿綜合症的表現。家長無需驚慌,只要及時發現,適當調適,幫助孩子改變壞習

引導孩子打開正確交友的方式

引導孩子正確交友這樣做  理論上,保留孩子的交友自由是對孩子的尊重;經驗中,強行干涉孩子交友也沒有好果子吃,有時適得其反,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然而,所謂的自由是一件相對的事情,尊重孩子的交友自由也不能成為放任交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