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三伏天裡帶寶寶出門小心中暑!

三伏天裡帶寶寶出門小心中暑!

  寶寶在車內坐著,也是會中暑的

  寶寶更容易中暑。因為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發育成熟,對周圍環境氣溫變化適應性差。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體溫容易快速升高,導致寶寶中暑。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一舉一動更為關注,炎熱的夏天,為怕寶寶曬傷、中暑,帶寶寶外出時,家長會帶上水、帽子等,做充足的准備。然而一些容易中暑的場景為家長所忽略,例如車內!

  許多家長有這種經驗,出行時臨時下車買個水或者遇上熟人下車閒聊幾句,常會把孩子留在車內。盡管對孩子的安全做了極周密的安排,卻獨獨忽略了車內高溫!

三伏天裡帶寶寶出門小心中暑!

  根據統計,在汽車門窗緊閉的情況下,車內溫度也會在短短幾分鐘內發生極大變化。即使陽光不算充足,10分鐘內,車內的溫度也會急速提高6至7攝氏度。急劇高溫、局促環境,對寶寶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車內溫度的快速上升可能會讓孩子出現體溫飙升、窒息等中暑的症狀。

  其他悶熱的環境也會導致寶寶中暑,如樓梯間、電梯間、不通風的房間等。家長們會把防中暑的注意力放在室外行走上,卻往往忽略了上述情境的危害。

  寶寶中暑的症狀:很熱但不流汗

  中暑的寶寶一般會有以下症狀:1、體溫高,但不出汗,或者出冷汗,皮膚濕冷;2、皮膚發紅、發燙,並且干燥無汗;3、寶寶煩躁不安且哭吵,呼吸和脈搏加快,接著會顯得很疲乏,甚至發生抽筋或昏迷;4、較大的幼兒出現惡心、頭暈,失去方向感,表現得昏昏沉沉,對外界反應遲鈍。

  一旦發現寶寶有中暑症狀,要及時采取適當保護措施。首先是散熱:將寶寶轉移到陰涼處,脫去或松開衣服,擦干汗液或換上干淨的衣服,調低周圍環境溫度。其次是降溫:用涼濕毛巾敷在寶寶頭部,或小心擦拭全身,也可給寶寶用溫水洗澡。但要切忌直接用冰水或冰塊使體溫驟降,這會使寶寶的皮膚血管極度收縮,皮膚血流明顯減少而無法繼續排熱。

  隨後的步驟是解暑:當寶寶意識清醒後,可以飲用解暑的綠豆湯或淡鹽水。有頭暈、頭痛的寶寶,家長可塗些清涼油在寶寶兩眉之間和太陽穴上,以提神醒腦。進行完以上步驟寶寶還未有好轉,家長則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三伏天裡帶寶寶出門小心中暑!

  預防中暑,飲水通風是關鍵

  對於大人來講,這個夏天有點“藍”,是自由奔放的熱辣辣好時節;但對寶寶而言,這個夏天有點“難”。一不小心,暑熱、痱子、流行感冒等夏季病就會“造訪”寶寶身體。防止寶寶中暑,家長可以從防暑、降溫兩個方面入手。

  如果要帶寶寶出外,家長最好挑選涼爽的早上或傍晚。如果必須在高溫時間段出門,則要帶上遮陽傘、帽子、飲用水、清涼油等防暑“神器”,有備無患。在寶寶背後枕上一塊小方巾,及時擦汗,如果衣服已經汗濕,則需要馬上換上干淨透氣的衣服。

  防暑,要讓寶寶多喝水,每隔半個小時父母就要提醒孩子喝點水。可以適當飲用淡鹽水,補充流失的鹽分。除此之外,可以煮些消暑的飲品如綠豆湯給寶寶喝。

  夏天炎熱,寶寶有可能胃口不佳,這時要注意均衡營養,讓寶寶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它們也含有大量水分,有助於為寶寶補充營養和水分。

  降溫,主要的工作便是適當調低室內溫度,保持室內通風透氣。但要注意,不能在寶寶在空調房呆太久,也不能讓空調、風扇對著寶寶吹,以防遇涼感冒。

  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接種百白破疫苗後有紅腫怎麼辦

一般在預防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接種部位可出現紅腫,熱痛等現象。反應比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結,淋巴管發炎。注射部位腫大的硬結范圍又分為輕,中,重。輕的直徑小於2.5CM,中的在2.5—5CM.超

注意!秋季寶寶易患5種疾病

秋季寶寶常患的五類病症  1、感冒  由於秋季溫差較大,並且氣溫忽冷忽熱,寶寶很容易患上感冒。感冒的病症之一就是打噴嚏。家長要注意給寶寶保暖,不要讓寶寶受涼。要關注寶寶的體溫,經常給寶寶洗手,及時做好個人衛生清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