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奶少怎麼辦?
不少爸媽都誤以為嬰兒吃得多就是健康的表現,其實嬰兒吃多吃少都不是正常的現象。嬰兒吃奶量少怎麼辦?這恐怕是最令父母擔憂的問題之一,因為吃少了可能直接導致寶寶無法吸收足夠的營養元素,影響發育。其實,寶寶身體稍有不適或消化不良等均會引起寶寶奶量降低,喂養方式不當也可能導致寶寶不願喝奶。這個時候,當爸媽的應仔細觀察寶寶,是否有其他異常情況,可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來喂奶。
首先,在嬰兒吃奶量減少的情況下,媽媽一定不要過於著急,更不要強迫寶寶喝奶,否則會使寶寶抵制奶水的時間延長。有的寶寶只要一兩天的調整就可以恢復喝奶,而有的寶寶則需要經過一到兩周的時間來對肝髒、腎髒和消化系統進行休整,當功能逐漸恢復,寶寶會再次愛上喝奶。
其次,媽媽們也不必盲目強調寶寶是否能夠吃到奶粉說明書上標注的奶量。強迫喂養都可能會導致寶寶厭食。因此,要想辦法改善寶寶厭奶的情況,注意不要將奶粉調得過濃,奶量也別太大。在寶寶厭奶期時,可以一天只喂一到兩頓奶,一頓100—150毫升就可以了,等到寶寶恢復正常食欲之後,也應該慢慢遞增到正常的奶量。
延伸:如何判斷奶量夠不夠?
雖然不同年齡的寶寶吃奶量都是有一定的標准的,但是這個標准也是因人而異的。媽媽們想要准確了解寶寶是否吃飽了,在適當的時候給寶寶補充適當的奶量,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如何判斷奶量夠不夠、寶寶吃飽了沒。一般情況下,只要學會下列“五看”,新手爸媽也能輕松掌握寶寶的正常奶量。
1、看哺乳次數。
出生後頭1—2個月寶寶每天需要吃8—10次,3個月齡時間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洩。
如果單純依靠母乳喂養,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嬰兒沒有吃飽。由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的形狀是黃油油的軟便,每天大便2-4次,這表明奶量充足,嬰兒吃飽了。如果母乳喂養的嬰兒大便量少,並呈綠色泡沫便,這說明母親的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
3、看睡眠。
寶寶如果在吃奶後能安靜入睡4個小時左右,且不哭鬧能夠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經吃飽。
4、看體重。
正常情況下,寶寶如果奶量足夠,每星期平均增加體重0~170克,3個月時則為200克左右。大於6個月的嬰兒平均每月體重增加500克。這些可說明母乳充足,嬰兒吃得飽。
5、看神情。
寶寶吃飽了一般都會情緒良好,表現愉快,玩笑自如,眼睛閃亮,反應靈敏。
![]() |
如何止血 包扎
(一)出血的種類: 血液從體表傷口流出,稱為外出血,易為人們發現;而體內深部組織、內髒損傷出血,血液流入組織或體腔內的內出血,不易為人們發現,更為危險。各種出血中,以動脈出血最為危險,必須及時止血。 按照損 |
![]() |
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可並發無菌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