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瘡吃什麼好?
口瘡是小兒的常見病、中醫學認為小兒口瘡多由脾胃積熱、心火上升、虛火上浮等因素引起。下面為大家介紹了治療兒童口瘡的三個藥膳,大家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治療兒童口瘡的三個藥膳
一、心火上升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舌尖糜爛或潰瘍,色紅疼痛,進食困難,患兒常口干欲飲,煩燥不安,心火上升型口瘡宜選用清心瀉火之藥膳治療:
1、茶葉冬瓜湯:
取鮮荷汁一塊,鮮冬瓜500克,加水煲湯,食鹽水少許調味,飲湯食冬瓜,每日3-4次。
2、竹葉燈芯乳:
取淡竹葉6克,燈芯草1。5克,水煎取汁10毫升,兌乳汁中拌勻服用,每日數次,不拘多少。
二、虛火上浮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口腔潰爛,斑點較少,表面呈黃白色,病損周圍顏色淡紅,患兒常有神疲顴紅、虛煩口干等表現。虛火上浮型口瘡宜選用滋陰降火之藥膳治療,常用冰糖銀耳羹:取銀耳10-12克,洗淨後放在碗內加開水浸泡,待銀耳泡至發脹後,揀出雜物,再加適量冷開水及冰糖,放鍋內蒸熟,食銀耳飲汁,每日一次。
三、脾胃積熱型
該型臨床表現為唇舌或頰內齒龈及腭處出現大小不等的黃白色潰爛斑點,呈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微突起,呈鮮紅色,患兒常因病損處疼痛而不能進食。脾胃積熱型口瘡宜選清熱解毒、通便瀉火之藥膳治療。
1、番茄汁:
取番茄數個洗淨,用沸水浸泡1小時後剝皮,再用潔淨紗布絞擠汁液,取汁含口吶,每日3-4次,每次1小時。
2、糖漬西瓜汁:
將西瓜肉去籽切成條,暴曬至半干,加白糖拌勻,再暴曬至干,加白糖適量食用,每日3-4次。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治療小兒口瘡的幾個藥膳僅供參考。
![]() |
寶寶有嘔吐 看中醫如何辯證治療
孩子腸胃不好,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嘔吐,小兒嘔吐別總以為是傷食所致。中醫專家告訴大家,小兒嘔吐的原因很多,最好別一概而視,而是應該辯證對待,對症調理。 小兒嘔吐的原因,除了常見的傷食嘔吐之外,還有暑熱嘔吐、胃熱 |
![]() |
過食冷飲對兒童不可小觑的危害
過食冷飲對兒童不可小觑的危害 酷暑天裡,一些年齡較小的孩子由於纏著買冷飲吃,很多家長拗不過,就給孩子買了吃。放暑假在家除了吃點冷飲外,幾乎什麼飯也不吃。但時間一長,家長就會發現孩子臉色發黃,眼窩下陷。到醫院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