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家長,結果沒有一位聽說過這些零食原來是“限制級”的。“知道這些多吃了沒好處,但從來不知道零食還分級。”市民高女士說,她時常給兒子買薯片、巧克力等,“沒辦法,孩子喜歡吃,平時飯又吃得不多,夏天每天一支冷飲是少不了的。”

就零食分級的問題,記者咨詢了市第四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唐競。“現在患上糖尿病的兒童逐年增多,肥胖兒童增加,跟孩子們喜歡吃限制食用零食有很大的關系。”
唐競表示,雖然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力軍還是中老年人,但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他接診的患者中,最年輕的Ⅱ型糖尿病人才13歲,平時喜歡食用碳酸飲料、油炸食品、巧克力。由於兒童糖尿病患者不容易被發現,很多孩子被送來醫院檢查時,情況已經比較嚴重。而一些家長在得知孩子患上糖尿病時,往往不敢相信,認為是醫生診斷錯誤,反復幾家醫院跑。除去血糖偏高,這些孩子往往還有血脂高、脂肪肝、痛風等其他代謝型疾病。探究這些孩子患上糖尿病的原因,不當的飲食占了很大因素,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只要想吃,就盡量滿足。而孩子們喜歡的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零食,往往為健康埋下了隱患。
唐競建議,零食作為兒童尤其是學齡前兒童的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補充正餐能量及營養素的不足,但時間要盡量選在兩頓飯中間,適度、適量,盡量不吃限制食用的零食。同時,孩子的飲食要清淡、少鹽、少油、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質及調味品,家長應督促孩子做到不挑食、不偏食,全面均衡攝入每天所需。
《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消費指南》零食分級:
可經常食用的零食(可每天食用):低脂、低鹽、低糖類。如: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面包、全麥餅干、豆漿、烤黃豆、香蕉、西紅柿、黃瓜、梨、桃、蘋果、柑橘、西瓜、葡萄、純鮮牛奶、純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紅薯、土豆,不加糖的鮮搾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適當食用的零食(每周1-2次):中等量的脂肪、鹽、糖類。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腸、醬鴨翅、肉脯、鹵蛋、魚片、蛋糕、月餅、怪味蠶豆、鹵豆干、海苔片、蘋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醬、鹽焗腰果、甘薯球、地瓜干、果汁含量超過30%的果(蔬)飲料如咖啡、山楂飲料、杏仁露、乳酸飲料等,鮮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
限制食用的零食(每周不超過1次):高糖、高鹽、高脂肪類。如: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話梅糖、炸雞塊、炸雞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頭、蜜棗脯、胡蘿卜脯、蘋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雪糕、冰淇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