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喂養:對於純粹吃奶粉的寶寶是比較容易判斷的,只要新爸爸新媽媽們注意看奶瓶的刻度,就知道寶寶一次大約吃多少。通常來說,小於1個月的寶寶一次吃60~90毫升/次,大於1個月則90~150毫升/次。有的寶寶胃口很大,吃了還要吃,最好每次准備的奶量都超過寶寶實際要吃的量,一方面可判斷寶寶吃了多少,另一方面又可滿足寶寶食欲。一定要讓寶寶吃飽。但,對於0~3個月的寶寶,每日總的奶量最好不要超過1200毫升,每次最多210毫升,否則易造成肥胖。
母乳喂養:對於吃母乳的寶寶來說,在正常情況下,小兒吃完奶後會自己停止吸吮,放開奶頭,安靜睡幾個小時不醒,醒後精神愉快,體重增加,食欲良好,每天至少有6塊尿濕的尿布,且大便每天2~4次,金黃色,稠粥樣,這表明奶量充足。另外,母親還可以從下面幾點觀察小兒是否已經吃飽。
(1)如果小兒每次吸完奶還含著奶頭不肯放,或吸奶時要費很大力氣,但不久就不再吸即睡著了,睡不到一二小時又醒來哭鬧,有時猛吸一陣就把奶頭吐出來鬧哭,體重不增加,大便量少甚至便秘,有時則解稀薄發綠的大便,情緒不好,這些是奶汁不足、小兒沒有吃飽或是疾病的表現。
(2)如果母乳不足,寶寶在吸奶時表現出很費力氣,但不久就不願再吸而睡著了,但睡不到1~2個小時又醒來哭鬧,往往提示媽媽奶水不足,或媽媽乳頭凹陷,寶寶沒有吃飽,應適當增加奶量。
(3)在哺乳後用奶頭觸動孩子口角時,如孩子追尋奶頭索食,吃時又更快更多,說明母親奶量不足。
(4)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吸不出來會放聲大哭,然後再用力去吸,吸了一會兒吸不出來又會哭,哭了又想再吃,始終捨不得放開乳頭。寶寶在吸吮的時候,媽媽的另一個乳房不分泌乳汁,也說明母乳不夠了。
(5)如果寶寶只是吸吮不發出吞咽的聲音,或者吸吮多口才咽一次,說明媽媽的奶不是很多。如果寶寶吃完後還含著乳頭不放,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6)長時間的奶量不足,會影響到嬰兒體重的增加。
母親的奶量不好估計,有的媽媽乳房柔軟,奶汁多,小兒容易吃,也吃得較快;有的媽媽乳房堅實,奶汁少,小兒不容易吃。因此,喂乳時母親一定要注意傾聽孩子吞咽的聲音,看他吸多少次咽一口,一般平均吸3~5下應該咽一口。若嬰兒吸得多而咽得少,則說明奶不夠吃,就應考慮補充其他代母乳食品。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孩子近視,眼鏡戴還是不戴好呢?
學生近視不戴眼鏡有危害 通常來說學生近視後,建議通過配戴眼鏡進行視力的矯正。學生近視後如果不戴鏡,容易產生不良影響,危害眼睛健康。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影響眼睛發育 只有在戴鏡的情況下,孩子的視力才處 |
![]() |
免疫系統未發育成熟 嬰幼兒感冒預防對策多
冬季氣溫驟降,不少嬰幼兒患上感冒,讓家長們很頭疼。本市中心婦產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田秀英提醒,由於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更易患上感冒,家長在冬季要注意做好預防。 要為嬰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室內環境。室內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