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因為已經生存了幾十年,在社會上打滾也有一些年頭才迎來了我們的小寶寶,在對待寶寶的方面可能早已經失去了應該持有的態度和童真。什麼?太復雜不懂得說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已經用一個成人的標准去衡量孩子,導致與孩子的心越離越遠。
問題少年、問題家庭的發生其實歸根到底都是在於沒有溝通,而理解不夠,溝通也自然不夠。
一、我家孩子太黏,煩死了
“一開始就覺得寶寶很可愛,但是到後來他越來越煩,太黏我了,我走到哪裡都要跟,睡覺閉眼前看到我不在也不睡。我真的沒辦法了,就想找事情躲開一下,真相他自己獨立一點”一位爸爸苦惱地說著。黏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的階段,他們從對父母的依戀中感受親情,認識世界。經過了這一階段,孩子才能逐漸建立起健全人格。從心理發育上說,孩子很需要被重視,這與他們的自理能力並不矛盾。
二、孩子總是一個破壞王
無論是家裡的花瓶,還是姥姥的梳子,甚至是爸爸的文件,都曾遭殃在孩子的手裡。其實,孩子在玩弄物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一種學習。孩子的智力發育,需要不斷地信息刺激,他們四處探尋各種事物來滿足他們的這一需求。從成人的角度看,他是毀壞了一件物品,而實際上孩子從中調動了自己的手、眼、耳等感官,得到了自己需要的信息。所以,父母不可輕易阻止孩子的探索過程。對的確不能讓孩子嘗試的事情,也要盡量向孩子說明道理,並找出替代的事情給孩子做。如果父母經常粗暴地阻止孩子做事,孩子就會漸漸地失去好奇心,失去了探索的動力。
三、追求完美不是笨
媽媽叫喬喬把小凳子搬來,喬喬走向凳子准備搬,這時姥姥拿起凳子,遞給喬喬,喬喬大叫著:“不是這樣的。”他把凳子放回原來的地方,再搬起來。姥姥笑到:“這孩子可真笨。”但其實喬喬不是笨,而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完整敏感期”,即做事情講究完整性。在他們的設想中,事情應該是這樣辦,一旦他們設想好的東西被打斷,便不願接受。這是他們從初步建立計劃做事的意識,到掌握較強的思維能力的一個過渡。這時家長在給予必要的指導時,不妨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寬容一些。這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的好習慣。
四、童言真的是無忌的
一個小女孩第一次在電話裡聽到她父親的聲音時,便大聲哭了起來,她母親問道:“孩子,怎麼啦?”“媽媽,”小女孩哭道,“我們怎樣才能把爸爸從這樣的小洞眼裡救出來呢?”這位母親就笑了笑說“真是傻瓜。”但其實,這樣的一句回答並不是最佳答案,因為這樣的一句表現是在打擊孩子的想象力和擊破著她理解中的世界。孩子的所有都是從未知開始,我們不應該用成人的方式去理解,而是要設身處地當自己是孩子這個年齡層去理解一切事物。
父母不宜用成人的標准來衡量孩子,而要深入孩子的內心,尊重孩子的想法。在阻止孩子的行為之前,先仔細考慮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在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先掂一掂這樣的要求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齡特征。孩子像是一本書的作者,父母越有興趣讀他的作品,他就越有動力將這本書寫得更加精彩。推薦閱讀:小學生被迫下跪 心理創傷該如何治愈〉〉〉
![]() |
怎樣測體溫
怎樣測體溫? 人體正常體溫平均在36~37℃之間(腋窩),超出這個范圍就是發熱,38℃以下是低熱,39℃以上是高熱。 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現在多數是把體溫表 |
![]() |
孩子游泳前要做的防護有哪一些?
隨著天氣變暖,炎炎的夏日到來了,絕大多數家長要利用雙休日或暑假時間去領孩子游泳,鍛煉孩子的體魄,但也要防止發生意外,做好安全防護,防患於未然。 1、防孩子惡心嘔吐 鼻子嗆進髒水就會這樣。如出現這種情況,應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