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問題時,當眾大呼小叫、不給孩子留面子,最終導致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遮羞布,心理上對抗、行為上逆反。
“現在捆綁著孩子的有三條枷鎖:第一條是‘德育的說教和分數的煎熬’,第二條是‘金錢至上的觀念’,第三條來自家庭——小時候什麼都不讓孩子干、長大了卻說孩子是笨蛋。剪斷這三條枷鎖,孩子就能成長了。”說這話的是62歲的馬瑞祥。
剛退休的馬瑞祥生了一場大病,體重驟減到80斤。躺在病床上的他把自己的感悟寫在了一本書中——《兩代人的成長》。
馬瑞祥是北京55中的老師,當了30年的教導主任。遍布全球的學生是他一生最大的財富。
馬瑞祥也是一名父親,在他看來,兒子是他一生最出色的作品。
有人說父子關系是一個復雜的課題,而父親+老師的身份卻讓這個課題變得更難。馬瑞祥用教育別人孩子的經驗和成功教育自己兒子的經驗試圖給這道難題找到更佳的答案。
![]() |
6月大女嬰遭性侵 如何斬斷伸向女童的“魔爪”?
據專家介紹,我國有3.2億的未成年人,遭受廣義性侵犯的多達3000多萬人。而目前我國關於未成年人保護的條文“太寬泛”,急需加強頂層設計,從多方面保護未成年人。 6月大女嬰遭遇性侵犯 |
![]() |
新生兒溶血病應該做哪些檢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