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1:過矮、過瘦、過胖都是營養不均
“小兒體格生長發育指標一般包括發育水平、生長速度、身體的勻稱等,其中身高、體重、頭圍是一個重要的參考。”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柯海勁表示,一般來說,身高、體重在參考值范圍內為正常。
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如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等。而在後天的影響因素中,營養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孩子3歲前,若營養跟不上,身高、體重就會滯後。
當然,還有一些孩子,他們也會因“管不住嘴”導致營養過剩而出現肥胖。這種營養不均衡也應引起家長們的重視,以免因肥胖埋下成年後罹患慢性疾病的隱患。
信號2:反應遲鈍,腦子不夠用
“早期營養不良時可降低腦細胞的分裂率,導致神經調節功能失常,運動和語言發育遲緩。”柯海勁說,因此,當發現孩子在最近一段時間總是出現反應遲鈍,叫他/她的時候遲遲不應;上課聽不懂,腦子不夠用;吩咐他/她的事情一下子就忘了或記不住上課內容等表現時,就要警惕了。
信號3:免疫力下降,體弱多病
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鐵等)缺乏時,可導致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下降,孩子更容易生病、感染。因此,如果孩子反復感冒或反復牙龈發炎、毛囊性皮膚炎、口角炎、舌炎、角膜炎等,也要警惕是不是身體的微量元素不足了。
信號4:愛吃肉、甜食、油炸食物,有便秘、口臭
還有一些營養不均會表現在日常飲食上。例如不少孩子偏愛葷食、甜食、油炸食物,平常不愛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長此以往,勢必導致營養不均。孩子還往往容易因為腸道蠕動變慢而便秘,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過長時,進一步產生有害毒素而出現口臭。
信號5:情緒變化無常,或是缺乏維生素B
有些家長容易忽略孩子成長過程的心理和情緒反應的營養不均問題。柯海勁說,B族維生素能通過對人體神經系統的調控而間接影響到人的情緒。維生素B1缺乏時,可讓人變得暴躁、喜怒無常;維生素B6攝入不足時,可導致情緒激動、困倦和急躁;維生素B12缺乏時,可讓人反應遲鈍。
Tips:改善營養不均,從膳食調整開始
柯海勁表示,當發現有上述營養不均衡的信號時,最好先通過膳食調理來改善,必要時需借助藥物時,也最好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要提醒的是,爸媽們可在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就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多花些心思,盡量讓寶寶有機會嘗試各種各樣的食物,避免孩子以後出現偏食挑食,久而久之導致某些營養素缺乏或營養不均衡,甚至因此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小兒扭傷的急救措施
由於運動不當,很容易造成肢體的扭傷,扭傷的常見表現有紅腫及皮膚青紫、關節不能轉動,疼痛等。痛是必然出現的症狀,腫及皮膚青紫、關節不能轉動,都是扭傷的常見表現。發生在下腰部的扭傷,就是平常說的閃腰岔氣。 急救措 |
![]() |
小兒腹瀉的中醫診療方法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6個月~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小兒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