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而培養閱讀興趣和學習習慣的一個好辦法,就是每天給孩子講一些小故事。
爸爸媽媽通常會付出很多心血,買各種各樣的故事書,甚至買很多音像教材給孩子講故事。但是,孩子有時候並不一定如大人所願,他們可能會對故事不感興趣,很難安靜地聽故事。
其實給孩子講故事,是需要技巧的。
首先,要養成習慣。每天可以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場合,給孩子講故事。比如在每天臨睡前,為孩子講一些睡前故事。早上孩子醒來的時候,父母可以在床上,給孩子講故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聽故事的習慣。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容易長期執行了。
第二,讓講故事的過程變得有趣。父母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要只是把這件事作為例行公務,語氣枯燥、干巴巴地念課文。因為孩子雖然在聽故事,他同時也在學習,如果能夠同時調動他的各種學習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雙手、大腦等,就會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在選擇故事書的時候,最好選擇那些圖文並茂的。在開始階段,以圖畫為主,色彩鮮艷,形式多樣,會吸引孩子的注意。
同時,講述時不一定很快就進入故事情節,為了讓孩子感興趣、使他熟悉故事,媽媽可以先指著故事書上的各種小動物、各種物體、色彩,讓孩子尋找和辨認,等到孩子建立了興趣以後就可以講故事了。
同樣的故事,可以換不同的人來講,比如媽媽、爸爸、爺爺、奶奶,他們在講述的時候,語氣、語調都不一樣,孩子會覺得非常有趣。
有的故事書,文字過於書面化。這時也不必拘泥於文字的限制,媽媽可以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方式,讓孩子明白。過於深奧或者不適合孩子聽的情節,完全可以略去,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書本來講。
第三,讓孩子參與到講故事的過程中。每次講故事,都可以由孩子自己選擇想聽的故事。當孩子對於一個故事比較熟悉的時候,就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設計各種問題,鼓勵孩子回答和參與,甚至發揮孩子的創造力來改寫故事,比如問孩子:
“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呢”
“後來怎麼樣了呢?你知道嗎?”
“大灰狼在奶奶的屋子裡干什麼呢?”
“你要是小紅帽,會怎麼辦呢?”
第四,故事要短。因為孩子的注意力需要訓練和培養,所以最好先選一些短的故事,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堅持。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父母的行為是最好的示范,父母自己就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家裡的各處都擺放一些書籍,父母每天都有固定的讀書時間,這樣會在無形之中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當孩子自己可以安靜地讀自己喜歡的故事書時,我們就可以說,您已經幫孩子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了。
![]() |
佝偻病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1、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富含維生素d及鈣、 磷比例適當的嬰兒輔助食品。 2、多曬太陽,平均每日戶外活動時間應在一小時以上,並多暴露皮膚。 3、對體弱兒或在冬春了季節戶外活動受限制時,可補充維生素d,每日 |
![]() |
孩子發燒怎麼辦? 不要用錯退燒方法
小孩發燒,是在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情況。小孩為什麼容易發燒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小孩更容易接觸細菌病毒的感染;孩子的機體應激力比較敏感;孩子的耐受力比成人低。 孩子發燒怎麼辦?不少家長發現孩子發燒就亂了陣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