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指出,在對兒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為重中之重,然而目前一些家庭的錯誤教育觀念卻成為了導致孩子心理問題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其中以“愛的名義”的家庭教育尤為典型。 青島市某小學六年級學生小明(化名)總離家出走,對此他
對競賽的回避反應:自卑的兒童在競賽場合非常想獲勝,可他們又否定自己的力量,認為自己肯定不會成功。因此,這樣的兒童總是盡量躲避競賽場合。 對別人輕視、嫉妒:自卑感強的兒童內心深處雖隱藏著“低人三分”的感受,但為了減輕
1、自尊心受挫 家長不恰當的批評和指責造成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而變得膽怯。還有一種情況是,對孩子一些生理上的毛病或不良行為習慣,家長采取了責備或取笑的方法,也會挫傷其自尊心,使他們形成膽怯心理。 2、交往欲受抑制 孩子出生以後,需要與別
要想讓孩子和你講心裡話,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善於傾聽才行。 孩子不跟父母講心裡話,要論原因,怕一大半在家長。 從孩於的角度說,有人傾聽自己,關注自己,那是最大的安慰。任何一個孩子,都有這種心理需要:可我們有些家長,似乎不太懂得孩子的這種心
最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避免因望子成龍,給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或總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去和別的孩子的長處相比,以免造成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做父母的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
“補鈣、補腦……千萬不能讓孩子缺了營養”,當許多家庭將培育後代的注意力放在生理營養上時,心理營養的缺乏日漸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目前,我國有8%到10%的兒童有心理疾病,35%的中學生具有
當今,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原因(如家庭關系、學習、交往等)而離家出走,甚至自殺。許多家長和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氣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一個人只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對此,有的人堅強、樂觀、勇敢地去
周末,孫女士帶女兒到公園玩,正好遇到同事也帶孩子出來玩。於是兩家合一家,其樂融融。只是不一會兒,兩個孩子就鬧起了矛盾,原來兩個孩子都在大人面前表演自己的拿手節目,孫女士順口誇同事的孩子“演得比我女兒還棒呢”,女兒聽到
(1)推脫責任:這些兒童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他們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於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原因。其實他們的心裡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
上了一段時間的幼兒園,父母們發現孩子還是很怕老師,照理說,剛入幼兒園,一切對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這時怕老師還情有可原,可是過了這麼久,孩子怎麼還是怕老師呢?難道,這也是孩子的天性釋然。 一、孩子懼怕老師的原因 原因可能包括兩方面: 一
怕黑;怕老鼠;怕壞人;怕屋子裡有妖怪……無論3歲的孩子還是6歲的孩子,幾乎都有恐懼的事情。小孩子嘛,有些恐懼心理可以理解。但有家長不理解,孩子怕的都是些看起來根本不值得恐懼的平常東西。 案例1恐懼自然現象 一
林林下午放學後對媽媽說:“我再也不去幼兒園了,我的手工做得好,老師卻把濤濤的手工放在櫃子裡展覽,他做的一點也不好。”當老師表揚其他小朋友時,林林總會悶悶不樂,而且經常故意攻擊受表揚的小朋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究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兒童心理障礙發病率逐年上升。山西省太原市心身疾病門診部接待的兒童心理障礙患者已占其日常門診量的15%;上海市調查了3000名兒童,其中各類情緒問題檢出率為17.66%;南京和北京兒童精神科門診接待的兒童情緒障礙患者分別占2
“暑假來我們這裡進行心理咨詢的孩子中,‘乖孩子’占了一半左右。”育心園心理咨詢中心的心理咨詢師李建中介告訴記者。乖孩子習慣於聽話,不懂得表達不同的意見,但是他的內心卻是有想法的,這種想法積累到
有些孩子在放學回家後,常常對父母說“累得不想動了”。這裡所說的“累”是孩子在緊張學習之後產生的一種疲勞感,而這種疲勞有的是屬於生理性疲勞,有的則屬於心理上的疲勞。 生理性疲勞一般是由於生理上
心理醫學博士、心理醫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福建省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福建省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愛告狀”在幼兒期比較明顯,是心理發育和人際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的正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現象會自然減
是一種性格缺陷,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因此,父母應關注自己的孩子有沒有自卑心理,一旦發現,須盡早幫助其克服和糾正,以免形成自卑性格。那麼,父母如何糾正孩子的自卑心理呢?以下幾種方法可供父母們參考: 改變形象法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黃金時期,各種習慣和行為模式,都在這時奠定基礎,如果在此時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衛生,那麼,孩子成人後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較困難 如何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呢?父母一定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
目前,社會上五花八門的興趣班,正在紅紅火火地開展著;很多孩子在3、4歲以後,就會被家長帶著去參加興趣班。應該說,這是個好現象,說明現在的家長都很注重開發和培養孩子的興趣。但是,興趣班這件事,不只是花錢上課那麼簡單,在如今這個浮躁而且商業化意
奇奇媽的苦惱 奇奇長得比較文氣,但膽子特別小。有幾次在外面和小朋友一起玩,奇奇被搶了玩具,還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後,只會向爸爸媽媽求助。奇奇媽媽很是擔心,真怕奇奇受欺負而吃虧。是該教育寶寶動手打人呢?還是讓寶寶忍氣吞聲?奇奇媽媽問了好幾個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