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兒期的預防:妊娠後期(即7、8、9三個月),胎兒對維生素口和鈣、磷的需要量不斷增加。因此,作好孕期保健非常重要。
1.孕婦應經常到戶外活動,多曬太陽。
2.飲食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鈣、磷和蛋白質等營養物質。
3.努力防治妊娠並發症,對患有低鈣血症或骨軟化症的孕婦應積極治療。
4.冬春季妊娠或體弱多病者可於妊娠7一9個月投給維生素D10一20萬單位,1次或分次口服或肌注,同時服用鈣劑。
(二)新生兒期的預防:
1.加強護理,提倡母乳喂養,並盡早開始曬太陽。
2.對早產兒、雙胎兒、人工喂養兒或冬季出生的小兒可進行藥物預防。於生後1一2周開始,每日口服維生素D500一1,000單位,連續服用。不能堅持口服 者可給維生素D10一20萬單位1次肌注(可維持1一2個月)。
(三)嬰幼兒期的預防:此期生長發育速度快,較易發生狗樓病,必須堅持采取綜合性預防措施。
1. 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保證小兒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在有條件的地區,人工喂養者可用維生素D 奶。
2.多曬太陽是防治佝偻病的簡便有效措施,應廣泛宣傳大力推廣,盡量暴露皮膚並逐漸增加曬太陽的時間。平均每日戶外活動應在1小時以上。
3. 對體弱兒或在冬春季節,應用維生素口預防仍是重要方法。一般維生素口每日生理需要量為400一800單位,如不能保證生理需要量;可定期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一般北方小兒可給20一4O萬單位,南方小兒可給10一20萬單位,於冬季1次口服或肌注,高發病地區,可在冬春季兩次給藥。一般可不加服鈣劑,但對有低鈣抽搐史或以澱粉為主食者補給適量的鈣劑是必要的。
![]() |
接種小兒肺炎疫苗後的不良反應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注射疫苗時的不良反應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1、常見注射區局部的疼痛、紅腫及硬結。 2、偶見低熱(38.9?C)、身體不適感及虛弱無力、腺炎、過敏樣性反應、血清病、關節痛、肌痛、關 |
![]() |
孩子感冒發燒後,媽媽們應該怎麼做?
寶寶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最重要的,媽媽們在養育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最擔心的事情莫過於寶寶的病痛,特別是發燒,無數媽媽一摸孩子額頭發熱,就立刻手足無措,慌慌張張的喂藥,打針,灌腸,甚至輸液,其實,這都是錯誤的。那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