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原發性輕度高血壓應首先試用非藥物性治療。注意規律的生活制定,消除各種精神緊張因素,加強飲食指導,限制含鹽入量至2~2.5g/d,肥胖兒童應降低體重,加強體育鍛煉。如堅持1/2~1年後血壓仍無下降趨勢或有靶器官受累現象或有潛在疾病時可試用藥物治療。對繼發性高血壓患兒應針對病因治療。近年來對腎動脈狹窄患者可於血管造影同時進行經皮球囊導管血管腔內成形術,對病變較局限者或肌纖維發育不壓藥。進入80年代以來抗血壓藥物有了進一步發展,尤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及鈣通道阻滯劑的臨床應用,增加了治療高血壓的手段。目前兒科常用降壓藥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利尿劑
通過促進排鈉: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壓作用,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在嚴重高血壓病人與其他降低藥同用能增強其他藥物的降壓作用。應用過程中注意水和電解質平衡。
(1)雙氫克尿塞:每日1~2mg/kg,2次分服。
(2)速尿:適用於伴有腎功能不全的高血壓患兒。治療過程中如氮質血症及尿少加重,則應停藥。劑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時可靜脈注射。
(3)安體舒通:為醛固酮拮抗劑,有排鈉潴鉀作用,適用於腎上腺增生、腫瘤或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劑量為每日1.5~3mg/kg,3次分服。
2、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
(1)酚妥拉明:為α受體阻滯劑,用於嗜鉻細胞瘤術前准備階段,尤其當患兒有高血壓危象時可靜脈緩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靜點1~4mg/(kg×min),同時密切觀察血壓。副作用有心動過速。
(2)哌唑嗪:為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通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而降壓,無心動過速副作用。長期應用無耐藥性,與利尿藥及β阻滯劑合用時有協同作用。劑量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見副作用有眩暈、無力。為了減少反應性暈厥,應減少首次劑量並於睡前服用。
(3)心得安:β受體阻滯劑。其降低機制未完全明了,可能與血管運動中樞及腎髒球旁裝置的β受體的抑制作用有關。適用於高搏出量高腎素性高血壓病人。與利尿藥及血管擴張劑合同用可增強療效。副作用較小,心力衰竭及支氣管哮喘病人禁忌。劑量為每日0.5~2mg/kg,自小劑量開始,3次分服。
(4)柳胺苄心定(labetalol):兼有α和β受體阻滯作用。起郊迅速療效高、對心、腦、腎無不良影響。可用於輕、中、重度各型高血壓。靜注可用於高血壓危象的搶救,開始0.25mg/kg,無效時10分鐘後0.5mg/kg,緩慢靜注,必要時最後一次靜注1.0mg/kg,總劑量≤mg/kg。靜脈注後數分鐘內即起作用,降壓作用平穩,有效後改成口服。
3、血管擴張劑
作用機理為直接擴張小動脈平滑肌,降低總外周阻力,從而發揮降壓作用。由於擴張血管血壓下降,繼發性的交感神經興奮可引起心率增快、心髒收縮力增強及水鈉潴留的副作用,故與心得安和/或利尿劑配合應用可增強療效。常用者有
(1)肼苯達嗪:由於本藥不引起腎血管量下降,故可用於腎功能衰竭。常與利尿劑和β-阻滯劑合用治療中、重度高血壓。每日劑量為0.75~1mg/kg,分3~4次服用。
![]() |
孩子也有底線 父母別觸碰
老話常說:罵人不揭短。在行事風格上,成年人早已熟悉這樣的一套不成文的“潛規則”——那就是不要觸碰他人的底線和短處。其實,何止成年人有底線,孩子同樣也有自己的&ld |
![]() |
四大穴位助你預防小兒感冒
秋天來了,稍不注意就可能會惹上感冒,科學飲食,適當保暖都是避免感冒的好方法,如果能夠配合中醫的按摩療法,那麼效果會更佳哦,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能夠防治感冒的穴位按摩方。 一、點揉風池穴 按摩手法:風池穴位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