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在靜脈回流正常的情況下,由於原發的心髒損害引起心輸出量減少和心室充盈壓升高,臨床上以組織血液灌注不足以及肺循環和 (或)體循環淤血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綜合征。
病機探微
中醫學認為,本病內因緣於素體虛弱,正氣不足,外因緣於感受六淫,飲食勞倦。痰濁阻肺,心氣虛衰及心腎陽虛,氣陰兩虧等均可導致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並與肺、腎關系密切,病情嚴重時則見五髒俱損之危候。病性屬本虛標實,在本為心腎陽虛,血脈無力,在標為痰飲、瘀血阻滯於內。
辨 證:
本病屬重症危候,涉及髒腑甚多,虛實兼夾,證候繁雜,但總以氣短心悸,動則喘促汗出,口唇紫绀,浮腫尿少為主要表現。臨證之時重在分清輕重緩急。伴見喘息不得臥,汗出淋漓,四肢厥逆,甚則昏迷者,屬急、屬重,須當機立斷,急以救逆,不得贻誤病情。
1.痰熱壅肺
主證:發熱咳嗽,痰多色黃,胸悶喘促,心悸氣短,口唇發绀,甚則喘逆不得臥,舌質紅,苔黃,脈滑數。
分析:本證由時邪外感,郁而化熱,煉液為痰,瘀阻心肺所致。熱盛於內,故見發熱。肺氣失宣,故見咳嗽痰多。痰濕內阻,血脈不暢,心失所養,故見心悸氣短。痰阻氣道,肺失清肅,故見氣促,甚至喘逆不得臥。
治法:清熱化痰,瀉肺行水。
方藥:麻杏石甘湯合葶苈大棗瀉肺湯加減。生石膏20g,葶苈子、全瓜蒌、魚腥草、車前子各10g,杏仁、天竺黃、麻黃各6g。身熱重加連翹、黃芩;咳逆胸悶加桑白皮、丹參。
2.心肺氣虛
主證:自汗乏力,心悸氣短,動則加劇,咳嗽喘促,面色青灰,舌淡暗,苔薄白,脈沉弱無力。
分析:本證由大病久病,正氣漸虧,心肺兩傷所致。心氣不足,血脈不暢,故見心悸,面色青灰。肺氣虛衰,失於清肅,故見氣短,喘促。
治法:益肺養心,補氣扶正。
方藥:養心湯加減。太子參、黃芪、生地各12g,茯神、遠志、柏子仁各10g,麥冬、五味子、炙甘草各6g。咳嗽喘促加桑白皮、車前子;唇舌紫暗加丹參、赤芍、益母草。
3.氣陰兩虛
主證:胸悶氣短,心悸不安,頭暈目眩,口咽干燥,眠差盜汗,或有低熱,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或結代。
分析:本證由久病體弱,氣陰俱傷所致。氣虛則見心悸氣短。陰虧則見口咽干燥。氣陰不足,無以上榮,故見頭暈目眩。虛熱內生,故見心煩不安,低熱。
治法:益氣養陰,寧心安神。
方藥:生脈散合炙甘草湯加減。太子參、麥冬、白芍各12g,炙甘草、生地、阿膠各10g,桂枝、五味子各6g。低熱不退加龜版、地骨皮;眠差夢多加夜交籐、遠志、酸棗仁。
4.陽虛水泛
主證:心悸怔忡,氣短乏力,咳喘氣促,不得平臥,尿少浮腫,畏寒肢冷,唇舌紫暗,苔白滑,脈沉滑或結代。
分析:本證由心腎不足,水氣上逆,凌心射肺所致。腎陽虧虛,水濕不化,故見尿少浮腫。水氣上凌心肺,故見心悸怔忡,喘咳氣促。陽氣不足,陰寒內生,故見畏寒肢冷。
治法:溫腎補心,溫陽利水。
方藥:真武湯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蛎湯加減。生龍骨、生牡蛎各20g,茯苓、白芍、白術各10g,附子、桂枝、甘草各3g。惡心嘔吐加半夏、陳皮;汗出肢冷、喘不得臥加黑錫丹。
5.陽氣虛脫
主證:心悸怔忡,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呼吸氣微或氣短喘促,不能平臥,肢厥不溫,昏厥谵妄,舌淡暗,苔薄白,脈微欲絕。
治法:回陽固脫,益氣復脈。
方藥:參附湯加味。人參、附子各3g,干姜、生龍骨、生牡蛎各10g,五味子、山萸肉、茯神各12g。昏厥谵妄加膽南星、菖蒲;煩躁不安加遠志、夜交籐。
中藥:
成藥
1.活心丸:功能活血化瘀,益氣強心。用於本病屬心氣不足,心血瘀阻者。1~3歲每服1/3丸,3~6歲每服1/2丸,6~9歲每服2/3丸,9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1~3次。
2.東北雙參補膏:功能益氣生津。適用於本病屬氣虛津傷者。1~3歲每服5g,3~6歲每服10g,6~9歲每服15g,每日3次。
3.桂附地黃丸:功能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於本病屬腎陽衰微,命火不足者。1~3歲每服1/3丸,3~6歲每服1/2丸,6~9歲每服2/3丸,9歲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4.復方丹參注射液:功能活血化瘀,理氣止痛。適用於本病屬氣滯血瘀,胸陽不宣者。6歲以下每次2ml,6歲以上每次4ml,加入10%葡糖糖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5.止嗽掃痰丸:功能降氣定喘,止咳祛痰。適於本病屬痰飲內蘊,心肺脈絡痺阻者。1~3歲每服1g,3~6歲每服2g,6~9歲每服3g,9歲以上每服4g,每日3次。
專方驗方
1.治心衰方:人參、附子、白術、橘皮、當歸各9g,黃芪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本病心氣不足者。
2.抗心衰方:赤芍、川芎、丹參、雞血籐、澤蘭各15g,黨參、益母草、麥冬各25g,附皮各10~15g。水煎服,每日1/2~1劑。適用於右心衰竭。
3.心衰合劑:葶苈子、桑白皮、生黃芪、車前子、太子參、丹參各30g,澤瀉、麥冬各15g,五味子、全當歸各10g。水煎服,重症每日服1~2劑,分4次服。病情緩解後改為每日1/2~1劑。
4.心寶:由洋金花、人參、附子、肉桂、麝香、鹿茸、田三七、蟾蜍等組成。隨證加減,調整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具有一定強心作用。
針灸:
1.體針:主穴取內關、神門、間使、巨阙等。痰熱上擾加尺澤、豐隆、膻中;心血不足
加脾俞、足三裡;水飲內停加三焦俞、氣海等穴位。每次取4~5穴,平補平瀉,留針15~20
分鐘,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休息3~5天,可開始下1療程。
2.耳針:取穴心、皮質下、交感、神門、肺、腎等。每次取2~3穴,毫針淺刺,每日或
隔日1次,5~7次為1療程。
推拿、按摩:
推攢竹,揉百會,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推揉膻中,揉五指節。每日1次,5~7次為1療程。
![]() |
孩子感冒要當心中耳炎
記者從醫院了解到,最近感冒頻發,得中耳炎的孩子也多了,市中心醫院每天都能接診八九個患病的孩子,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耳鼻喉科每天接診量的8%~9%都是患中耳炎的兒童。 孩子一旦感冒家長要警惕中耳炎 據這位5歲 |
![]() |
寶寶補鈣吃什麼好 花生含鈣量超高
花生含鈣量超高 花生中鈣含量很高,而鈣是構成人體骨骼的主要成分,多吃花生,可以促進少年兒童的生長發育。花生蛋白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其中賴氨酸能提高智力,谷氨酸和天門冬氨酸能促進細胞發育,增強大腦記憶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