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玩閃光早教機一周喊“眼睛疼”
段女士說,幾個月前,她花200多元給小桐買了一個鼓形的早教機,拿到玩具的小桐愛不釋手。“這個玩具可以講故事,教孩子唱兒歌,還有一些流行歌曲在裡面,點開音樂播放,就能邊唱歌邊閃光,有紅色、藍色、黃色的光。”
段女士說,玩兒童早教機不到一個星期後,她發現小桐的眼睛裡有紅血絲。“孩子還會叫‘眼睛疼’,我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後,醫生說‘玩平板電腦、手機、會閃光的玩具均是引發孩子眼睛有血絲的原因。’”
回家後,段女士將兒童早教機的燈光關閉了。因早教機不閃光了,沒多久,小桐也不愛玩了。
最近,段女士在給自家女兒選購玩具時,都會刻意避開炫光玩具。
發光“玩具”傷眼事件已曝多起
近幾年,已有多起發光產品導致兒童視力損傷的事件在媒體上曝出。2014年,王女士發現4歲的兒子看東西經常瞇眼睛,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原來兒子患上了近視。根據醫務人員的分析,致使小孩假性近視的元凶竟是閃光玩具。
從醫多年的小兒眼科醫生介紹說,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安靜待著,經常會買各種閃光玩具給孩子玩,而一些刺激性的閃光對寶寶眼睛造成的損傷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短期的極強烈的光線可導致角膜、視網膜尤其是黃斑部的損傷,表現為刺痛畏光流淚、視力驟然下降甚至失明。慢性的光損傷源於經年累月的較強的光照,可導致晶體混濁,眼底視網膜、黃斑區的感光細胞水腫變性壞死而視力下降等。急性光損傷如果損害不深,及時治療多可恢復。而慢性光損傷由於發展緩慢,容易忽略,反而容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和普通發光玩具相比,更為凶險的是激光筆、激光槍之類的“玩具”。2015年初,一則消息在家長群體的朋友圈瘋轉:6歲男童,被幼兒園小伙伴拿激光筆照了一下,視力在接下來幾天中降至0.1,之後被北京的醫生診斷為黃斑永久燒傷。該類案例在央視的焦點訪談節目中也曾經出現。眼科醫生表示,激光筆做玩具,兒童被灼傷眼睛的病例不是個案,激光筆直射到眼睛時,受到激光熱效應刺激,黃斑區會被灼傷。黃斑區的這種損傷是永久性的,無法治愈。
2015年10月,有媒體走訪多處兒童戶外游樂場所發現,玩具車、玻璃球自動販賣游戲機、玩偶等亮閃閃的玩具吸引了不少兒童玩耍。有醫生指出,現在市面上的玩具燈多為led,能量雖小,兒童短時間接觸對其影響不大,但長時間接觸容易影響兒童眼睛發育。
建議:發光兒童產品慎買慎用
上述案例給家長敲響警鐘,給孩子挑選和使用帶有發光源的產品,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總結了相關知識,以供參考:
1、有激光的玩具不要買
一些孩子因為玩具上有激光,眼睛被激光照射後,造成視網膜上的黃斑損傷,這是永久性的損傷,難以修復。
國家質檢總局曾發布《激光筆兒童激光槍質量安全警示和消費提示》,指出激光輻射功率過高會對人體造成光化學和熱傷害,特別是尚處於發育階段的兒童。如果眼睛和皮膚讓激光輻射,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並且建議消費者不要為兒童購買帶激光射擊和瞄准功能的玩具。
2、有光線刺激的玩具少玩
特別是在夜間,閃光玩具的燈光比較強烈,會對孩子的眼睛有損壞,長時間盯著看,會對孩子的視網膜、角膜造成損傷,父母在發現孩子的眼睛被損傷後,要及時就醫進行糾正。
3、高亮度電子產品少接觸
雖然讓現代社會中的孩子完全與手機、掌上電腦等隔絕並不現實,但不讓年齡過低的孩子接觸這類用品和嚴格控制接觸時間是必要的。6個月以內的嬰兒,最好不要看電視、手機屏幕;兩三歲嬰幼兒,玩iPad、智能手機或看電腦電視等高亮度電子產品,一次最好不要超過15分鐘。
![]() |
是什麼引起了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溶血症 新生兒溶血症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主要表現就是新生兒出現黃疸。在我國以ABO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兒溶血症最為常見,通常母親為O型,孩子為A或者B型。Rh溶血症較為少見,多數母親為Rh陰性,孩 |
![]() |
什麼會是小兒腎小管性酸中毒?
【概述】 腎小管性酸中毒(renaltubularacidosis,RTA)是由於近端腎小管重吸收碳酸氫鹽或遠端腎小管排泌氫離子功能缺陷所致的臨床綜合征。根據腎小管受損部位及其病理生理基礎分為4型:Ⅰ型為遠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