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讓媽媽糾結的兩個早教理論

讓媽媽糾結的兩個早教理論

  如果完整看完兩種理論,估計要花很長時間,下面兩位媽媽的討論為大家了解兩種理論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兜兜媽:孩子還是要早認字

讓媽媽糾結的兩個早教理論

  灌輸與吸收,一個提倡走捷徑獲取知識,一個提倡自然實踐而獲取知識,我認為孩子獲取知識的方式應該多樣化,通過實踐歸納總結是其中一種,但因為孩子的精力有限,要自己總結出諸如“萬有引力定律”,需要非常漫長的過程,這些還是需要來源於書本。

  有人會問:你就那麼在意孩子早認、多認幾個字嗎?我當然在意,嬰幼兒記憶非凡,確實不能浪費。當然前提是不能強迫,至於他將來願意利用所學的知識實現什麼理想,全在於他,我不強求。早認字有利於閱讀,有利於讓其受到自身體驗之外的高層次熏陶,更有利於大腦發育(用杜曼的方式教),何樂而不為?

  蒙氏提倡觀察孩子,捕捉其敏感期的來臨,以便及時提供精神營養,“捕捉”是觀察到孩子某些興趣傾向之後才提供有意識的幫助;為什麼不可以事先引導呢?知道孩子天生具備超強的識字能力,於是有意識地提供認字環境在前……

  孩子正是之前接觸了彩筆和畫,才有之後繪畫敏感期的來臨;正是之前接觸了足夠多有字的環境,才有之後寫字敏感期的來臨。既然如此,創造機會讓孩子提早認字,不就可以讓閱讀敏感期提前嗎?這比被動等待要積極得多吧。

  我們畢竟是社會之人,不可能像蠻荒時代一樣完全放任自流啊。認字,就如同學習語言,學習走路一樣,都可以在社會性環境中刺激孩子的學習欲望。當然,如果費盡心力也無法讓孩子有興趣,就另當別論。

  反對在孩子小時候教授知識的人,最大的擔心是怕孩子先知道既定知識後,喪失了創造欲和創造力。我則認為,有能力自己從書本獲取知識,再加入自己的實踐和思考,是並不矛盾的事。因為沒有誰強迫他一定要以書本知識為准,只不過前人總結了這些知識供他參考而已,他可以一邊實踐一邊借鑒,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臭臭媽:小孩認的還只是圖案

  在我們教之前,有些孩子已經認字了,只是作為一個圖案出現,而不是書面語言。因此,不難理解1歲的孩子也會認字。我兒子那時認得嬰兒畫報、黃帝內經、金剛經、三字經等字,如果也算是字的話。不過,請注意,如果這些字出現在其它地方,他就不認得了。

  孩子最初的閱讀是通過圖畫而不是文字,圖畫與成人的講述結合。然後慢慢地到無意識地記憶一些字,這才是作為書面語言出現了。他們試圖指出書面符號是如何傳遞信息的,識字的敏感期開始來臨。

  他不停地詢問這個是什麼字,然後他熱衷於在環境中尋找這些個字。對於字的掌握,由粗到細。如,我兒子認識“熊”之後(他們班有位小朋友姓熊),指著“能”興奮地叫“熊!”於是,我把兩個字分別寫下來,問他這兩個字的區別。他發現是一個有四個點,一個沒有。我再告訴他,有四個點的是熊,因為熊要跑,必須有四條腿。而沒有腿,就不“能”跑了。他開始真正掌握了“熊”字。

  學齡前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他們認為一個字就代表一個完整的意思。因此他們認的是獨立的字。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環境刺激的豐富,他們開始把字放回整體中去,開始關注字的組合意義,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書面語言。

  認字是為了閱讀,因此,我認為應該從整體文章中認字,而不是單純地追求認字技能,孩子從閱讀中獲得愉悅,自然關注那些神奇的字,此時,我們再把字抽出來,就比較合適了。完成了從整體到個體再回到整體的過程,脫離了閱讀,文字就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了。

讓媽媽糾結的兩個早教理論

  我們此時帶給孩子閱讀的樂趣,就為他識字敏感期的來臨打下基礎,孩子也從愉悅中追求學習閱讀的能力,閱讀的敏感期跟著來了。

  至於從書本學習知識,即為學習而閱讀,要到7歲左右,隨著孩子的認知結構發展到另一個階段“具體運算時期”,他們的理解能力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他們開始為了滿足需要而閱讀,如求證理論觀點、獲知真相等等。此時的閱讀才達到我們追求的學習理論,實踐理論的狀態。需要說明的是,閱讀與智力、道德、人格等發展並沒有相關關系。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關地小兒便秘的調理方法

生活中有很多的孩子會因為不正的飲食而患上小兒便秘,患病後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困擾,該病需要及時治療,並且還要加強護理,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該病的調理方法有哪些,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小兒便秘

怎樣讓孩子不會再怕黑

關於如何征服對黑暗的恐懼,曾經有朋友有過一個成功的親身經歷——他小時候和我一樣非常怕黑,只是有一天在學校裡闖了禍,放學不敢回家去,於是一個人待在黑暗的學校裡,周圍是寒冷的北風和皚皚的白雪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