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僅有利於孕婦順利生育,更是消除產後抑郁的好幫手,不過專家也提醒,系統的運動應該從孕前就開始,並且運動的量和強度也應該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形成孕期的"運動處方"。
1.孕中運動
傳統觀念認為,准媽媽要靜養安胎,不能隨意活動,否則動了胎氣就可能導致流產。現代醫學的研究表明,流產的發生多為胎兒不正常,與准媽媽的適量運動無必然關系。相反,從總體功能上來講,運動療法安全、有效而且簡單易行,沒有藥物對母嬰身體的毒副作用。
適當的鍛煉對母親和胎兒都有好處,每天進行短時間的輕強度鍛煉可以幫助准媽媽有效控制體重,加強血液循環,提高血氧飽和度,增強心髒和肺功能,消除身體的疲勞和不適感,幫助避免一些妊娠疾病。

孕中運動要避免劇烈的跑、跳運動和腹部、背部仰臥運動。每天運動15~20分鐘左右,以不感到明顯疲勞為度。
懷孕前期(1~4個月):可以選擇散步、快走和慢跑。
懷孕中期(4~6個月):除散步、快走和慢跑外,還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健身體操,
臨產前4個月:可以選擇散步和快走。
2.產後運動
中國人傳統的觀念是產後要"坐月",就是生產後一個月內應盡可能休息,甚至不要下床,但新觀念認為產後越早運動,身體的復原就越快。產後6個月內,母體的荷爾蒙會迅速恢復原有的狀態,身體各系統機能也會因此一步步恢復正常。因此,產後6個月內和產後6個月後的運動方式應有所不同。

產後1周至6個月是新媽媽恢復腹部、胸部、盆底肌肉、腿部、子宮等部位的"黃金時期"。在此期間做適當的鍛煉,不僅能讓新媽咪遠離便秘、尿失禁、腰背痛、腿酸疼等分娩後遺症,還可以幫助新媽咪減脂塑身,更給新媽咪帶來輕松愉快的心情。
腹部運動
腹式呼吸,自然吸氣,用力呼氣。每天一次,每次訓練10分鐘為宜。
胸部運動
仰臥拍掌,仰臥舉手,左右摸肩和仰臥沖拳。每天一次,每次訓練10分鐘為宜。
盆底肌肉鍛煉

仰臥大腿夾球訓練內收肌、仰臥提臀等。每天3次,每次每個動作訓練10分鐘為宜。
產後六個月後的運動目的是讓身體恢復到孕前狀態。這個時期新媽咪的體內各系統功能基本可以達到正常狀態,身體能夠承受正常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抓住這個時期進行一些合理的運動,不但可以使新媽咪的身體盡快復原,還可以提高新媽咪的體能狀態,鍛煉出更加健美的體態,增強應對各種事情的自信心。
全身運動
慢跑、快走、游泳、登山、騎腳踏車、有氧健身舞蹈等,每日選一個項目做1次,持續時間30分鐘以上,若要有效燃燒脂肪,應持續進行30~60分鐘左右,或是一天之內累積到30~60分鐘左右也同樣有效果。
局部運動
產後瑜伽、普拉提運動等,通過認真練習可以幫助收緊腿部和腹部肌肉,減少贅肉,防止乳房下垂,緩解和治療產後的頸椎、腰椎疲勞,達到塑型作用。訓練的量和強度必須遵循專業老師的指導。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