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為何不願與父母交流 2016/10/28 18:26:40

    調查顯示,寫日記、網聊成為中小學生最常用的傾訴方式。  寫日記、網聊、沒人時自言自語,是中小學生最常用的傾訴方式;75%以上的中小學生想說心裡話時,首選傾訴對象不是父母;一半以上的中小學生最想向父母傾訴學習上的收獲或困惑…&h

  2. 別忽視了“兒童電視孤獨症” 2016/10/28 18:26:33

    近年來國外學者發現,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兒童孤獨症患者日益增加。他們將其中由於看電視而引起的孤獨症,稱為“兒童電視孤獨症”,多見於3-7歲的兒童。  一說起心理疾病,人們總認為與小孩子關系不大,特別是那些正在呀呀學語或

  3. 應該對孩子百依百順嗎? 2016/10/28 18:26:24

    如果孩子沒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果沒有人在他哭泣、發怒或者感到恐懼時安靜地陪伴他,如果沒有人肯定他的感受、告訴他這些感受是合理的而且他有權利體驗他所感受到的,那麼孩子就有可能抹掉自己要切實體驗的意識。或許,他將不再有任何內在的感受;或許,

  4. 我是誰?一個情緒的載體 2016/10/28 18:26:15

    要傾聽孩子發洩情緒並不容易。孩子的情緒會帶動我們的情緒,會讓我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或“好爸爸”;孩子的情緒會讓我們惴惴不安,讓我們反問自己“我該怎麼做”;孩子的

  5. 對我來說,什麼才是最珍貴的? 2016/10/28 18:26:11

    兩歲的貝亞正在十分難過地大哭,因為他沒有拿穩杯子,把它給打碎了,而他的媽媽剛剛朝他大吼了一番。可是,貝亞不是故意的!不久後,貝亞躲在自己的房間裡,盡可能地不發出一點兒聲音,因為他一想到爸爸發現辦公桌上的紙黏在一起時可能有的反應就十分害怕。但

  6. 誰不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就粘誰 2016/10/28 18:25:54

    我聽到許多媽媽講,孩子是她一手帶大的,所以特別粘她;孩子是保姆一手帶大的,所以特別粘保姆;孩子是奶奶一手帶大的,所以特別粘奶奶。  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說:誰不給孩子安全感,孩子就粘誰!對這句話,大家不是很理解,因為她們從來沒有嚇唬過孩

  7. “等待”,孩子必學的東西 2016/10/28 18:25:41

    經常的“即時滿足”,對孩子是無益的。有時甚至是有害的。從小給寶寶一點點挫折感,讓他學會等待,從而讓他懂得珍惜,長大後,這種品質也會在他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類欲望的滿足,可以分為幾種: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

  8.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2016/10/28 18:25:25

    孩子是父母精血的結晶,從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繼了父母雙方的遺傳特征,無論是身形外貌還是性情禀賦,從孩子身上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更是對其影響最大、最深遠的人,也是他們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細心觀察不難發現,孩子在許多方面

  9. 我的孩子無緣無故地哭泣 2016/10/28 18:25:19

    哭泣總是和痛苦密切地聯系在一起。阿爾黛·索爾特1博士兼研究員對這一點解釋得非常到位:哭泣是機體在進行重新建構時所做的努力,它是進行自愈的一個程序。她告訴我們,“哭泣是對自我進行修復的天然的工具”。哭泣能

  10. 四招用心理學讀懂孩子性格 2016/10/28 18:25:13

    紅色性格  性格特點:不斷地給大人提要求、找事情做,自己也一刻不閒著。脾氣倔強,自己想不通的事別人很難說服。膽子大,有主見,從小就是振臂一揮而應者雲集的孩子王。  教養之道:  給他們一定的職責和決定空間帶他出去時,最好讓他來決定一些事情,

  11. 別輕易給孩子貼“偷”的標簽 2016/10/28 18:25:08

    總是一回家就把錢包隨手扔在鞋櫃上的丈夫,發現錢包裡少了一千元。“是你拿了我的錢嗎?”他分別問了家裡的三個“嫌疑犯”——妻子、十一歲的女兒和八歲的兒子,每個人的回答都是&

  12. 寶寶有些“怕黑”別逼他“勇敢” 2016/10/28 18:25:03

    幼兒的恐懼心理是在早期發展中的一個正常方面。心理學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實,足有百分之九十的幼兒在學前期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恐懼心理。這些恐懼心理也許具有其真實性,例如害怕閃電;也許完全是幻想和虛構,例如懼怕鬼魂。更多的小朋友怕黑,常常幻想黑暗中會

  13. 心理學家解讀孩子為什麼會撒謊 2016/10/28 18:24:29

    “外面出太陽了!”、“弟弟把牛奶潑到地毯上了。”……孩子撒謊令很多家長頭疼,甚至大動肝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佩吉·德萊克斯勒博士對孩子撒謊問題的深度解讀

  14. 如何幫孩子克服膽小 2016/10/28 18:24:22

    4歲的冰冰特別膽小:  想要什麼東西,不敢跟老師提;想跟小朋友玩,不敢主動交往;就連別人欺負她,她也很少反抗。冰冰的不自信,常讓她對自己進行消極的心理暗示,不善交際,心理閉鎖。對於這樣的孩子,如果負面情緒長期得不到化解,會有損身心健康。  

  15. 父母必知這十大心理學 2016/10/28 18:24:14

    心理對於早教的重要性早已經被廣大家長認可,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些在兒童心理咨詢及早教機構裡經常被提及用到的心理學常識,希望大家找到感興趣的有用的內容。  心理規律一: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把一群小白

  16. 怎樣安撫孩子的負面情緒 2016/10/28 18:24:08

    朋友出差了,最牽掛她的,當然是那個超級黏媽媽的寶貝兒子。  第一天,小家伙主動要求來我們家打發時光,把自己投入到熊壯壯的新玩具中。第二天,我們到他家去,在他面前誰都不敢提“媽媽”兩字。看到媽媽的一件衣服,他像是喃喃自

  17. 家長一味挑錯易導致孩子心理疾病 2016/10/28 18:24:04

    雖然對孩子嚴格要求是有好處,然而家長如果太苛刻對待孩子,一個勁地給孩子挑錯,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從而惡化成心理疾病。  有些家長,一味地給孩子挑錯,即使孩子再怎麼努力,在他們的心目中,孩子都是一無是處。比如,孩子學習已經很努力了,

  18.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 2016/10/28 18:23:57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戲,石頭、剪子、布。只要佩佩贏,就會繼續玩下去。但要是她輸了,就會吵著說"不算數",或是阻止別人贏她。其他的小朋友都不高興了,紛紛跑開,不願再和他玩。  四歲的佩佩和小朋友玩猜拳游戲,石頭、剪子

  19. 你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麼嗎? 2016/10/28 18:23:52

    你的小家伙真正需要的並不是什麼高級玩具或是漂亮衣服,他要的是——快樂、歡笑和足夠的愛。試試下面的這些方法,它們會讓你的寶寶真真切切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疼愛。  1、妙趣橫生的步法  播放一些經典音樂,抱著寶寶輕柔地舞蹈,

  20. 別對孩子說“我說不行就不行!” 2016/10/28 18:23:39

    與初涉人世的小寶寶對話是一門微妙的藝術。寶寶的安全感是需要您用心去呵護的,有時您的無心之語可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我說不行就不行!”  情景再現:小丁睡覺前還吵著要吃糖,磨了很久還不肯睡覺。媽媽只好搬出爸爸來說服小

4339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