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的“即時滿足”,對孩子是無益的。有時甚至是有害的。從小給寶寶一點點挫折感,讓他學會等待,從而讓他懂得珍惜,長大後,這種品質也會在他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
人類欲望的滿足,可以分為幾種:延遲滿足、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即時滿足、超量滿足。好的教育總是提倡“延遲滿足”和“適當不滿足”。“超前滿足”是愚蠢的行為,“超量滿足”則是浪費的舉動。
總是處於“即時滿足”的寶寶,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後果:性格急躁、無法感受到幸福以及不知愛惜玩具等。針對不同年齡段寶寶,有不同的訓練方式,讓寶寶體驗延遲滿足。
0~1歲的寶寶
策略1歲之內的寶寶,實在太小,對他們來說,父母要盡量滿足他們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當寶寶實在無理時,延遲滿足要控制在以秒計算的時間內,最好不超過1分鐘。
操作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喜歡扔東西。一件小玩具,寶寶扔出去了,卻又夠不到時,寶寶大喊大叫,讓父母幫忙。你可以嘗試這樣做:“寶寶,等一等。”一邊說話,一邊去撿玩具,這樣可以分散寶寶的注意力,然後停頓幾秒後再遞給寶寶。
1~2歲的寶寶
策略這個時期的寶寶,對很多話已經明白了大概意思,因此,邊做邊說是應該的,而且要用簡短的語言告訴他們為什麼。
操作寶寶想喝奶,但奶是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太涼,他卻有些迫不及待。你可以嘗試著這樣做:“寶寶,你摸摸,奶太涼了,喝了會肚子疼,你等一等,溫熱了再喝。”
2~3歲的寶寶
策略2歲以上的寶寶,開始出現自我意識,他們也能聽得懂大人講的道理。
“等”字的含義,他也基本明白。這時父母要有意識地讓他多體驗。延遲滿足的時間也可以從幾分鐘延長至一兩天。
操作帶上寶寶去超市。當寶寶看到裡面那麼多好吃的時,禁不住拿起來想吃。你可以試著這樣做:“寶寶,在超市裡面不讓吃,只有媽媽付過錢,你才能打開包裝吃的。你看這裡面穿制服的叔叔,就是管著不讓人隨便吃的。”雖然寶寶還小,但對寶寶講清道理,寶寶逐漸就會變得懂事,學會等待。
3歲以上的寶寶
寶寶到了3歲,很多道理已經非常明白了。這種延遲滿足可以時間更長一些,比如一個星期,比如到他生日那天。在等待的過程中,寶寶也會體驗到美好的感覺,當願望得到滿足時,他也會感到無比幸福,而且對得到的禮物,也會更加珍惜。
巧妙實施延遲滿足
1、盡量滿足寶寶的情感需求,多抱抱、親親他,讓寶寶感受到父母非常愛他。
2、父母答應寶寶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答應寶寶第二天吃雪糕,結果又不去了,這樣寶寶會認為父母不守信用。
3、不必所有的事情都延時滿足,父母要對寶寶提出的要求加以判斷,決定哪個能馬上滿足,哪個需要再等等,哪個根本就不能滿足。延遲滿足與即時滿足、適當不滿足應靈活應用。
4、說話的語氣要堅決,讓寶寶感受到沒有商量的余地。
5、初次使用延遲滿足時,寶寶會哭鬧,父母要想辦法分散他的注意力,並且讓他明白哭鬧是不起作用的。
6、寶寶做得好時,要給予表揚,比如親一親寶寶,獎勵寶寶一塊棒棒糖等。
![]() |
小兒腹瀉的脫水性質是怎樣的?
脫水性質指現存體液滲透壓的特征。在脫水時,水和電解質均有丟失,但不同病因引起的脫水,其水和電解質(主要是鈉)的丟失比例可不同,因而導致體液滲透壓有不同的改變。根據脫水時滲透壓的不同,臨床將脫水分為等滲性(混合性 |
![]() |
治療嬰兒便秘的好方法
便秘是指腸子運動緩慢,水分吸收過多,導致大便干燥堅硬,次數減少,排出困難。由於嬰兒膳食種類較局限,常吃的食物中纖維素少而蛋白質成分較高,因此很容易發生便秘,嬰兒便秘時,主要表現為每次排便時啼哭不休,甚至發生肛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