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寶寶會發脾氣? 2016/10/28 18:23:16

    這樣的場景你經歷過嗎?  如果你的家裡有個小寶寶,對這樣類似的場景或許不會陌生:  你和寶寶一起開心地用積木拼搭建築物,你一會兒沖著寶寶笑,寶寶一會兒沖著你笑——一切都是那麼輕松與快樂。但是,搭建到最後,你們發現做金

  2. 寶寶夜驚怎麼辦 如何緩解寶寶夜驚的狀況 2016/10/28 18:23:06

    寶寶夜驚怎麼辦  夜驚和做噩夢則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理現象,夜驚主要發生在3-12歲的兒童身上,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不在這個范圍內,其實你不需要太擔心這個問題。如果你很忙,也不需要繼續讀下面的內容了。  兒童3歲之後,大概3-6%的概率會出現夜驚

  3. 如何帶領孩子走出膽怯心理? 2016/10/28 18:22:54

    很多七、八歲的孩子,性格膽怯,內向。在公眾場合顯得畏縮,膽小,拘謹,怕生,不愛說話。這是比較普遍的問題。  偏偏我兒子也是這樣。不能說沒有遺傳因素的先天影響,為此,我在改變孩子性格膽怯方面,我確實動了不少腦筋。以下就是我在孩子身上使用過的教

  4. 寶寶“偏心”為哪般? 2016/10/28 18:22:50

    建立安全母子連接:想要寶寶不偏心,媽媽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千萬別因為工作忙而忽略了與寶寶相處。建議你每天都要至少拿出半個小時與寶寶相處。讓寶寶多接觸到你的氣息,同時,你也了解寶寶的需求、喜好,建立安全的母子連接。  寶寶偏心為哪般?  &ld

  5. 10種“默愛”讓寶寶加倍幸福 2016/10/28 18:22:45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須言語的。這種愛,無須用言語去表達,只需多做下面文章提到的10件“愛的表達”的事情。這些事情雖然不是把“我愛你寶寶”掛在口邊,但是卻能讓寶寶感受到你濃濃的愛意,讓他充滿幸福。

  6. 不要以安全為由“圈養”寶寶 2016/10/28 18:22:41

    回想我們幼年時,跑跑跳跳、歡呼雀躍的戶外游玩帶來了多少歡樂!而現在的孩子“宅在”幼兒園,從小被“圈養”;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以安全為由“圈養”寶寶。  西方國家非常崇尚讓

  7. 家長如何保護孩子心理健康 2016/10/28 18:22:35

    孩子的心是這個世界上的水晶石,不容受傷,一般幼時心靈受傷,長大了一定有性格方面的缺陷。那麼就要做父母的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關心孩子,在教育上多下工夫。不要在孩子小時離開或很長時間見不到。這樣就容易給孩子造成父母沒有關心他不在乎他的想法。

  8. 幫寶寶平穩度過四大叛逆期 2016/10/28 18:22:23

    第一個叛逆期:8個月的煩躁您感到陌生  人見人愛的寶寶本來對任何人都微笑,誰抱都沒問題。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就不再接受隨便什麼人的擁抱,對所有不屬於親近范圍的人都板著小臉,無憂無慮的笑容變成了不安和焦躁;從早到晚粘著媽媽,只要媽媽一遠離,他

  9. 錯誤的“鼓勵”使孩子更自卑 2016/10/28 18:22:19

    現在的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媽媽們是否意識到,鼓勵性的言語說得不恰當也可能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呢。  這裡我們列舉了幾種聽起來沒錯,但實際上對孩子成長不利的鼓勵之辭,希望引起爸爸媽媽足夠的重視。  一、6歲的女兒從幼兒園

  10. 父母要真正走入孩子心裡 2016/10/28 18:22:15

    孩子的孤獨感與生俱來,他又有比成人更敏感的感受,給他安全感是父母們該做的。0~3歲的孩子,父母的陪伴是消除孤獨的方法。盡管有爺爺奶奶等家人在身旁,但仍代替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對安全感的建立,這也是孩子孤獨感的根源。因此,特別是3歲之前,父母應

  11. 爸爸九大秘訣巧贏BB“芳心” 2016/10/28 18:22:12

    寶貝往往讓老爸束手無策,父親與孩子的交流互動其實決定了孩子日後的智力水平和交往能力。用什麼方法才能讓BB更愛爸爸呢?爸爸該學會什麼樣的互動方式才能贏得寶貝的心呢?本文在父親節即將到來之際,給爸爸們灌輸一下做父親之道。  對於年輕的爸爸來說,

  12. 親子溝通應掌握這7種辦法 2016/10/28 18:22:07

    寶寶出生後,咱們的爸媽就一直陪在寶寶的身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溝通最多的人就是父母了。每天都溝通,但是,你知道親子溝通的正確方法嗎?你保證自己都沒有走進親子溝通的誤區嗎?下面的七點,都是和寶寶溝通的好方法哦!  每天與孩子在一起生活,但也許

  13. 孩子怕看醫生,怎麼辦? 2016/10/28 18:21:46

    "求求你,快帶我回家,我不要看醫生……""救命啊,媽媽",在兒科門急診醫生幾乎每天都會碰到一些"恐醫症"的患兒。每次看到孩子們苦苦哀求離開醫院的淚眼、拼

  14. 怎樣養育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 2016/10/28 18:21:41

    戚元麗介紹,從臨床接觸的情況看,大概有20%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比如行為、情緒、注意力方面的,尤其注意力問題很多,還有多動症發病率也較高。根據此,兒童心理評估項目設置了:情緒、行為、注意力、智力四個方面。  小芳今年10歲,就讀三年級

  15. 怎樣才是正確的鼓勵孩子? 2016/10/28 18:21:36

    誇獎孩子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誇獎的內容,誇獎的方式,誇獎的時間等等都很重要。一般情況下孩子是非常聽誇獎的語言的,但是父母不能因為孩子喜歡就使勁的誇孩子。這樣會把孩子誇得飄飄然的,這樣被大量誇獎的孩子很容易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那麼

  16. 過早寄宿易引發兒童抑郁症 2016/10/28 18:21:31

    孩子患了兒童抑郁症,這對一些家長來說一定會感到困惑。一個小孩怎麼也會得大人才會有的病呢?其實,抑郁症不分兒童和成人,近些年來這種心理疾病還有明顯低齡化的趨向。而重症抑郁潛在的最大危險就是自殺行為。那麼,面對孩子,我們作為家長又該怎樣預防孩子

  17. 如何應對孩子的“成人化” 2016/10/28 18:21:21

    生活中,家長常會不自覺地試圖用自己的想法去影響孩子,例如在孩子的穿著打扮上,在孩子選購物品時,這時將有可能出現一些情況,家長將孩子“幼稚化”或者“成熟化”。如今的孩子,很多心理年齡都比實際年齡

  18. 怎樣應對寶寶五大破壞行為 2016/10/28 18:21:09

    最近,我發現上了幼兒園的兒子衣服特別愛髒,兩只小手黑糊糊的,悄悄觀察這個小家伙,我的媽呀,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像個“破壞大王”,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喜歡捅牆上的插座,喜歡坐在書堆裡撕書、撕紙、撕包裝,喜歡拆媽媽

  19.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恐懼心理? 2016/10/28 18:21:06

    恐懼是人類最常見的情緒反應之一,也是個體保護自己避免受傷害的自然屬性。  過分膽小就會使人無法正常地與人交往,使身心健康受到影響。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小,膽小是正常的,長大了膽子就大了。但更多的家長發現:孩子上課不敢舉手發言,不敢參加集體活動;

  20. 孩子為什麼會有“退化行為” 2016/10/28 18:21:00

    一個小女孩,在幼兒園小班時已經學會獨立吃飯了,並且自己吃得又快又好,但是到了中、大班後反而變得逐漸“不會吃飯”了——吃得很慢,並且吃的時候到處撒飯菜,最後幼兒園老師或家長忍無可忍,只好每餐都喂

4339 篇文章  首頁 | 上一頁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 下一頁 | 尾頁  20篇文章/頁  转到第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