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產生心理壓力的9個原因

1。和父母分開睡,或者換了一張新的床,進入新的睡眠環境。
2。父母之間或者與其他家人之間發生矛盾,或者父母離異。
3。因為做錯事情或者做不好某些事情而受到父母的呵斥或責備,因為總是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而感覺自己無能為力。
4。最要好的小朋友突然不跟自己玩耍了,孩子感覺自己很無助。
5。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時,某些方面不如別人,或者受到小伙伴的嘲笑、冷落、欺負等。
6。看到別的小朋友在幼兒園受到老師表揚,而自己得不到老師的表揚。
7。在幼兒園、家裡或者外面玩耍時因為某種原因被老師、小朋友或者家長冤枉。
8。家裡有人生病,孩子擔心家人會因為疾病離開自己。或者家人遭遇其他不幸,孩子害怕同樣的厄運降臨到自己或者家人頭上。
9。孩子的小寵物死亡或者受傷,讓孩子感覺很難過,加上當時的情景刺激了孩子,讓他擔心自己、家人或者其他小寵物也會遭遇同樣的景況。
孩子遭遇心理壓力的8種信號
1。睡眠出現問題
如果孩子一向睡眠很好,但是突然之間難以入睡,經常半夜醒來哭鬧或者超乎尋常地嗜睡等等,可能昭示著他正承受著難以排解的心理壓力。
2。食欲減退
長期的食欲減退可能會導致孩子不愛吃飯甚至拒絕吃飯,如果出現又找不到是腸胃等消化方面的問題,最可能的問題就是孩子的情緒出現了偏差。
3。變得異常敏感
如果孩子原本性格隨和,但是突然之間變得異常敏感,可能預示著他正承受著心理壓力。比如孩子正在玩電動汽車,但是電動汽車突然擱淺在某個位置,他就大聲哭鬧,甚至敲打自己的頭來發洩情緒。
4。攻擊行為
孩子突然變得充滿了暴力傾向,一不高興就咬人、打人、推人,仿佛對周圍的小伙伴或者父母充滿了仇恨,顯得很沒有耐心。
5。不肯上幼兒園
一向喜歡上幼兒園的孩子突然賴床不起,總是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比如“肚子痛”“頭痛”等逃避上幼兒園,或者突然不再理睬他在幼兒園的好朋友。
6。突然變得十分膽小
孩子突然害怕自己一個人睡,害怕接觸陌生人,也不敢參與小朋友之間的任何游戲,對任何事情都充滿了恐懼。
7。突然謊話連篇
原本不撒謊的孩子突然謊話連篇,比如假裝自己生病了,謊稱別的小伙伴有了什麼新玩具,要求父母也給他買同樣的玩具等等。
8。莫名其妙地哭泣
如果一個本來不怎麼愛哭的孩子並非因為饑餓、疼痛、疲勞或其他不適而莫明地哭泣,很可能他正在下意識地以這種方式釋放內心的壓力。
緩釋孩子心理壓力的技巧
1。反射情感安撫孩子

當孩子感到有壓力時,父母應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的心情,通過復述他的原話表示你對他的理解,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反射情感。這會幫助孩子宣洩來自內心的壓力,使他的情緒變得比較平穩。比如,孩子在幼兒園被老師批評了,父母可以這樣說:“老師批評你了,你很難過。”如果不停地向孩子追問事情的真相甚至責備孩子,就可能讓孩子的負性情緒成倍地增長,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化解心理壓力,相反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反面情緒,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
2。給孩子機會自然流露情緒
孩子的情緒表達都是毫不掩飾的,敢愛敢恨敢說敢笑,這是唯有孩子才具有的心理優勢,正是這種心理優勢使得他們的各種情緒得到及時宣洩,以他們獨有的方式化解內心的壓力。因此,當孩子因為遭遇心理壓力而發脾氣、哭鬧、大聲喊叫時,只要不因此擾亂別人,就應該給予他們自然流露情緒的機會。如果不允許孩子流露他們的這種情緒,甚至用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方式壓抑孩子流露這種情緒,最終會讓孩子不堪負重,導致心理失衡,引發強迫性行為、攻擊性行為、破壞性行為等等。
3。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抽出一些時間,耐心地聽孩子訴說。如果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父母可以通過提問來引導孩子訴說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比如:“然後呢?”“然後你怎麼辦呢?”“如果……又會怎樣呢?”類似的一些提問,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4。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承受心理壓力時,可以通過一些活動轉移他的注意力,幫助他擺脫壓力。比如,和孩子一起到戶外踢踢球,扔扔沙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