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父母應爭取早日讓孩子的情緒和生活“回歸正軌”。
良好作息一並“放假”
寒假期間,小軒和年齡相仿的表哥玩得不亦樂乎,一醒來就和表哥玩電腦游戲,不到深更半夜絕不停手,三餐也顧不上好好吃,餓了零食果腹。小軒是獨生子,難得有人和他作伴玩耍。對於小軒和表哥的娛樂生活,父母也就睜只眼、閉只眼。可最近,媽媽感覺有些“異樣”:雖然春節結束,表哥也回家了,但小軒的作息不但沒有回規正常,反而變本加厲,連寒假作業也不願意做了。
新華醫院兒童保健科張勁松表示,假期裡父母更願意提供孩子一個寬松的過年氣氛,對孩子的約束也會相應減少,殊不知,這些放任自流的態度,很容易讓孩子的良好習慣也一起“放假”,打破原本規律的睡眠習慣和飲食習慣。
專家指出,偶爾打破一貫作息並非壞事,相反還能讓孩子學會靈活適應、避免刻板,但若作息經常被打破,則會影響孩子的睡眠、進食、活動和學習質量等。一旦習慣了不規律的作息,更會令孩子開學後難以恢復常規作息,因此父母應及時著手重塑孩子規律作息。
客套話“傷”到孩子心
這幾天,家住盧灣區的林女士發現,自從遇到同齡表哥後,原本活潑好動的婷婷寡言少語,整天悶悶不樂,再也不願意和媽媽探親訪友了。
原來,上學期期末考試婷婷栽了個大“跟斗”,而同齡表哥卻考了第一名,親戚很自然地就把婷婷和表哥“對比”起來。恨鐵不成鋼的林女士忍不住數落了婷婷幾句,想以此督促女兒,卻不知這句“好心”話傷了女兒心。
“親朋好友聚會,總喜歡評論孩子的高矮、胖瘦,學習情況和考試成績等,尤其喜歡幾家孩子相互比較。父母為了客套,還常在自己孩子面前誇獎他家孩子,批評自己孩子。”張勁松表示,很多沒考好的孩子、不自信的孩子,就怕問到考試成績、被評價議論。
有的父母因為孩子叫人不主動或行為舉止令家長沒面子,便不留情面地將孩子奚落責備一番,卻不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常在無形中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感覺悶悶不樂、意興闌珊,甚至再也不願意探親訪友、回避家裡客人。因此,家長應細心觀察孩子的變化,盡量鼓勵孩子,不要隨意批評,更不要盲目攀比,以免傷害孩子心靈。
![]() |
小兒肺炎疾病的飲食療法是什麼樣子的
一、胃功能受損,尚未恢復常態。出現面色青黃、食欲不佳、食後易腹脹、大便不調、消化不良等。此時,可給予一些健脾開胃的食療。 ①臘鴨肫粥:用臘鴨肫1個,淮山藥10克,芡實10克,粳米100克。先將臘鴨肫洗淨、切碎 |
![]() |
警惕!嬰幼兒腹瀉引起的並發症
1、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瀉的病因,但也常因腹瀉後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見的有皮膚化膿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靜脈炎和敗血症。病毒性腸炎偶有並發心肌炎。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