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床、注意力不集中,我家孩子怎麼能順利讀小學?”9月1日開學臨近,自家寶寶要幼升小的楊女士憂心不已,認為孩子根本不可能每天不遲到,順順利利去適應小學生活。對此,教育及幼兒專家給出意見,過渡期培養兒童適應能力家長引導是關鍵。
9月1日即將來臨,又有一大波“熊孩子”要進入小學校園。相對於幼兒園寬松的環境,小學更加嚴格規范,對學習能力的要求更高。和楊女士有同樣擔憂的家長們不在少數,對於如何做好這個階段的過渡,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顯得尤為重要。
“壞習慣要一件一件解決。”對此,南昌市鐵路第三幼兒園鄧蓓老師給出自己的建議,“賴床是兒童的通病,早上起不來的辦法就是晚上早點睡。要是孩子晚上睡不著,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做運動,盡可能消耗小孩子的精力,累了自然就睡的著。”
在幼兒園大班階段,家長可以配合教師調整孩子的作息規律。每天固定時間起床到校,固定時間休息,為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鋪墊。為了讓孩子適應小學的家庭作業,家長可以在入學前期就自行布置些家庭作業試著讓孩子完成,讓孩子有充分的時間做好心理准備。鄧老師表示:“總而言之,就是要以小學的各類要求為准則,循序漸進的讓幼兒園大班孩子適應。”
注意力不集中是兒童的通病。對於六、七歲年齡段的孩子,能夠集中注意的時間在15分鐘左右,而小學課堂一節課往往持續40分鐘左右。鍛煉注意力,這涉及到動作糾正的問題。婦幼保健院育兒專家表示,父母和孩子說話時,要靠近並直視兒童雙眼,並跟孩子說“一定看著我”,孩子若不願意要引導執行,直到和孩子保持四目相對。在隨後的交流中,雙方的眼神可以由近到遠,但是父母要求孩子說話時,必須看著大人的眼睛。除了這種外在的形式之外,父母可以經常提問孩子:我剛才說什麼,你再給我復述一遍。這樣孩子就不得不注意聽了。
孩子迎來人生中重要的、第一個環境的大改變,多溝通、多注意問題,家長同樣需要適應過程。幼兒園階段家長可以把孩子親手交到老師手中,由此產生的和教師的溝通交流會比較多。而進入到小學後,孩子自己走進校園,家長也許只有在家長會等不多的機會中可以和老師交流,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將不可能再比較直觀的獲知,所以,家長要學會觀察,及時調整心態。
![]() |
小兒腹瀉不適宜禁食
小兒腹瀉的高發季節,不少家長在孩子腹瀉後對他們節食甚至禁食。專家提醒,這是錯誤觀念,因為腹瀉的孩子尤其需要通過飲食補充營養。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的趙聰敏教授說,對腹瀉的孩子不宜禁食,而應該提倡合理膳食。他說 |
![]() |
感冒不需迅速止咳 久咳不愈或隱藏其他疾病
感冒了不需要迅速止咳 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都希望藥品的療效是立竿見影的,止咳當然希望能夠迅速止咳。但這個期望,很可能把人們帶到誤區中。咳嗽,本質上是人體的一種應激反射,很多咳嗽是有著健康意義的。完全阻斷這種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