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家長怕孩子“幼小脫節”,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上小學前為孩子報了學前培訓班。
說起高考培訓班、公務員培訓班或者鋼琴培訓班等,我們可能都比較熟悉,但這個小學學前培訓班的出現,真讓人感歎現在的孩子過得也不容易,難為了家長的一片苦心。但這樣的培訓班真的有用嗎?至少,80後、90後一代學生都沒有經歷過這種學前培訓,但一樣可以學得很好,也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王麗麗是市青少年宮的老師,也是一個孩子父母。她認為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大多是在游戲玩樂中度過的,他們學童謠、學唱歌,寓教於樂,但如果從孩子接受的知識教育方面看,還是比較簡單,所以,學前適當的訓練還是有必要的,這種訓練最好從幼兒園大班下學期開始。
“和其他孩子相比,我的孩子智力中上吧,但去年暑期從幼兒園大班畢業時,孩子10以內的加減還不是很熟,而由於不懂拼讀,孩子在看畫冊時的閱讀樂趣少了許多。”去年暑期,眼看著孩子就要上小學了,王麗麗花了三個星期,把拼讀法、直呼法教給了孩子,孩子學得很快,看起畫冊來也變得津津有味了。
“孩子入學准備不是非要上什麼學前培訓班,對待孩子最好的方法是‘無為而治’,不必刻意讓孩子學這學那,不讓孩子感受到壓力,最好是在情境中進行教育,循序漸進。”王麗麗笑言孩子一直是自己的教育“試驗品”,她認為孩子識字不一定都要用識字卡片,比如上街時可以從一些路牌廣告讓孩子認字;而購物找零時可以教給孩子算術,潛移默化的影響和訓練往往是最有效的。
父母的願望都是好的,但孩子的成才不能揠苗助長,要順其自然。對孩子來說,如果因為學習而失去童年的快樂,是得不償失的。有小學教師認為,從小學到初中的九年義務教育完全可以讓孩子夯實基礎。在幼兒階段,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進入小學後就走上了一條充滿競爭的道路,他們根據自己以往受教育的印象,以為讀書、寫字最重要,忙著為孩子設計、安排學前培訓,其實這是一個教育的誤區。
其實,讓孩子在假期多體驗生活,比如嬉水、玩沙、砌城堡,讓孩子更多地感知自然,比讓孩子放在某個培訓班裡要有益得多。心理專家指出,孩子的天性愛玩,如果把孩子玩耍的時間都用於各種學前培訓,無疑會加重孩子的負擔。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小學的競爭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激烈,家長只要讓孩子入學前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備,適應小學的學習與生活並不是一件難事。
![]() |
天氣炎熱忌貪涼,預防寶寶暑濕感冒
夏季天氣炎熱,孩子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晝長夜短,減少了孩子的睡眠和休息時間,導致睡眠不足;夏天天熱,孩子的食欲減退,食物清淡影響了蛋白質的攝取。而主要外在原因是過度貪涼。專家強調從日常飲食中調整寶 |
![]() |
培養孩子精神世界九條辦法
9條辦法培養孩子精神世界 心愛的寶寶在襁褓甜甜地微笑,他們一無所知,他們一天一天長大。媽媽們應該做些什麼?讓寶寶的精神世界可以從小開始建設,未來的人生才會走得自信寬闊。 孩子們還太小,他們無法理解抽象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