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小學心理教育初探索

小學心理教育初探索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小學生的心理工作不僅必要,而且非常重要,教師要培養人才,那麼就必須培養心理健康的人才。

  一、蹲下身來傾聽,做學生的好朋友

  現在的學生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盡了家長們的溺愛、遷就。當上學讀書後,與同學之間發生沖突,又受不了一點委屈,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有一部分家長在處理孩子錯誤時不注意方式,動不動就責罵,甚至拳打腳踢,用所謂的"暴力方式"解決問題,不然就"關懷備至,和藹可親"。同時家長對孩子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高要求,讓孩子做許多他自己不願做的事。這樣,勢必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育。

  所以說現在的孩子看似在蜜罐裡長大的,可是他們的煩惱也非常得多,我們教師就應該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孩子的真心朋友,孩子有了煩惱願意和你傾訴,才能好得起到疏導的作用。

  1.蹲下身來傾聽

  做一個心理輔導老師,我們就不要一味地去說教,要學會蹲下身來傾聽,當孩子來和你傾訴時,靜靜地聽孩子說完,他們的傾訴就是一種發洩,孩子說了以後,我們的心情平靜了下來,我們給孩子搬來一把椅子,讓他坐在他把椅子上,變成對方,想一想,換個位置孩子自己就找到了問題的症結,問題自然就解決了。

  2.做孩子們的好朋友

  作為一名老師,一名心理輔導員,如果不理解兒童的心理情感,不與他們真誠的相處,他是難以順利開展工作的。一個合格的心理老師,一定要讓你的學生信任你,一方面要要求教師轉變心態,改變以往居高臨下的權威態度,以親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諧的口吻與學生交流,縮短師生間的“心距”。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為得到鼓勵、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圍中,就能盡情釋放自己潛在的創造能量,毫無顧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問,我們真心對待孩子,難以啟齒的問題我們給他保密,孩子遇到問題教師幫助他們克服,在真情的流露中建立真摯的感情。

小學心理教育初探索

  二、上好心理輔導課

  1.貼近實際,形式多樣

  心理輔導課要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選擇內容,真正的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的困難。活動內容要貼近學生實際。要求輔導教師密切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生活情況,以選擇恰當的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

  2.師生真誠相對,真情自然流露

  當教師進入活動中時,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護,坦誠地面對自我和學生。在活動中,我堅持這一原則,努力調節好自己的心境。面帶笑容,傾情參與活動中,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體會到我的真摯感情。在活動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小學生由於年齡小,形象思維豐富,感性認識充分,教師的思想、情緒的輕微變化都能給他們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所以,教師傾情投入是整個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

  3.傾注真心真愛,促進感情內化

  小學生心理世界是隱蔽的、復雜的,心理活動課的心理素質教恰好與人的心理世界溝通。“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活動中,我積極地為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進行體會、琢磨,產生共鳴。

  師生心理交融的基礎是感性的交情,也是愛的投入。教師應重視那些存在各種缺點的學生,多關心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常常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壓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較孤僻,心理也比較脆弱。當學生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會產生不良情緒,並對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讓這種消極的影響降到最小?我認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善於與學生溝通,進行談心、交流,進而開導學生,傾聽學生的內心情感,感知學生的內心世界,以老師真誠的愛去關心、呵護每個學生,讓學生的心靈得以寄托,讓學生的情感得到傾訴,精神得到依靠。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老師應及時伸出援助之手幫助學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到鼓舞,讓學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寶寶窒息的急救方法

1歲以下寶寶急救法  媽媽坐在椅子上,將左前臂架在大腿上,然後讓寶寶頭沖下趴在媽媽的前臂上,並使寶寶的頭低於身體(左手要固定寶寶頭部和頸部)。  用右手掌根平穩地敲擊寶寶的後背中部,5次即可。在重力和沖擊力的共

寶寶吃手要不要阻止?

寶寶吃手應該是每個寶寶都經歷過的階段,對於寶寶吃手這一情況,家長們的態度也不一。有的家長認為寶寶吃手即便在小手干淨的狀態下也是不衛生的,也有的家長認為寶寶吃手這一狀態是無所謂的,只是一個過渡階段而已。那麼,寶寶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