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的意義不容忽視,作用有:
①改善自覺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②降低轉氨酶,改善肝功能,減輕黃疸;
③臨床觀察的動物試驗結果表明某些方劑可抑制肝纖維化;
④治療一些合並症,如消化功能障礙、胃黏膜病變、非細菌性膽囊炎等。
通過長期臨床試驗和實驗研究後,目前常用於肝病治療的成藥如下:
①五味子或聯苯雙酯:聯苯雙酯為合成的五味子丙素的前體。對肝髒中ALT活性有強大的可逆性抑制作用,故停藥後血清ALT常有反跳,但另一方面,體外及動物實驗均證明本藥有減輕脂質過氧化和保護肝細胞膜,減輕肝損傷,增強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活性的作用,對慢性肝炎有一定療效。成人用法為3次/d,10粒/次(滴丸),在ALT正常後繼用1個月,如ALT仍正常則每半月減量1次,每次減2粒,6~12個月為一療程。有黃疸及合並肝硬化的CAH不宜使用。
②小柴胡湯:據日本學者研究,本藥有保護肝細胞、調節免疫反應、減輕肝髒炎症等作用,因此對慢性肝炎有一定療效。臨床觀察偶有:
A.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血壓上升,水腫、血K+低、低鉀肌病)。
B.藥物變態反應性膀胱炎(尿頻、尿痛、血尿、殘尿感等症狀,在停藥後好轉,再用藥又出現)。
C.藥物性肝損害等不良反應。日本報告單獨服用小柴胡湯數月即可發生間質性肺炎。
少數干擾素並用小柴胡湯治療者,自治療開始1~6個月發生間質性肺炎,經支氣管肺活檢證實為嗜酸性粒細胞性肺炎,其中死亡多例。體外淋巴細胞藥物敏感試驗提示:人參、柴胡、半夏、甘草是致敏原。對服用小柴胡湯發生肝損害者如進行再投藥試驗,在給藥後即刻至72h又發生肝損害,證實由致敏原所致肺部病變。
③水飛薊類藥物:如水飛薊賓葡甲胺(西利賓按)、得加隆、水飛薊賓等,為肝細胞膜的穩定劑,對改善症狀、降酶、退黃有一定療效。用藥後4~6周才見效,用藥時間長,3~6個月為一療程。無明顯不良反應。
④女貞子及齊墩果酸:齊墩果酸是從女貞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對保護肝髒和ALT恢復正常亦有一定療效。口服,3~6個月為一療程。
⑤氧化苦參鹼:實驗研究顯示對HBV有抗病毒活性。可改善肝功能,減輕肝纖維化,部分病人的HBVDNA和HBeAg轉陰。成人劑量為600mg,1次/d,肌內注射。
⑥廣豆根注射液(肝炎靈):成人2支/d,肌注,共3個月。有明顯的降低ALT及AST的效果,停藥後反跳少於聯苯雙酯,HBeAg陰轉率約37%左右。體外2215細胞(轉染HBVDNA的HepG2細胞系)實驗證明,本藥及其某些組分有抑制HBsAg及HBeAg分泌,抑制DNAP的作用。
![]() |
如何規范用藥治療小兒癫痫
緩解小兒癫痫病情的飲食偏方 1、枸杞炖羊腦。一副羊腦,油鹽適量,30g枸杞,枸杞、羊腦放炖盅內,加水適量,隔火炖,油鹽調味。 2、橘皮人參湯。10g橘皮,10g生曬參,白糖適量。人參、橘皮先煎,去渣取汁,放 |
![]() |
五個征兆了解寶寶病情
健康的寶寶有時難免會有病痛,而年幼的寶寶往往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不適,家長怎樣才能及時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呢?兒保專家表示,可以通過以下五大征兆了解寶寶病情,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1、多汗 生理性的小兒多汗常見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