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簡稱尿感。尿路是指尿排出的通道,上有腎髒(包括腎盂、腎盞、腎實質),下有膀胱、尿道,中間由輸尿管相連。
由於小兒尿感很少局限於上述某一部位,有時難以分辨,所以常統稱為尿路感染。小兒以急性尿感為多見,其表現不像成人尿感有典型的尿頻、尿急、尿痛,其症狀變化多端。新生兒患病時,輕重不一。
輕者可以毫無症狀,僅在尿培養時有細菌生長;重者發熱或體溫不升,面色灰白,易激惹或嗜睡,有的還可以表現為黃疸、驚厥或消化道症狀。嬰幼兒患病時,全身症狀明顯,如發熱、面色蒼白、嘔吐、腹瀉、腹痛、腹脹、亦可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煩躁、嗜睡、驚厥、昏迷,泌尿道症狀較輕時,僅表現為排尿時吠吵。
年長兒患病時與成人差不多,患腎盂腎炎時,有發熱、寒顫、兩側腎區(腰部)有叩擊痛;膀胱炎時,有尿頻、尿痛、血尿;尿道炎時,有燒灼感,尿道口紅腫。慢性尿路感染大多由急性尿感遷延不愈。也可由於泌尿道畸形引起,此點與成人不同,病程在6個月以上,或多次復發,腎實質損害顯著,腎功能持久不恢復而轉為慢性。病兒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乏力、消瘦、發充遲緩、進行性貧血等。
那麼怎樣判斷小兒患有尿路感染呢?
(1)中段尿檢查(即排尿開始的一部分棄去,取中間一段的尿),在顯微鏡下每個高倍視野中如果白細胞超過5個則認為異常,如果見到成堆的白細胞則更有價值。當膀胱炎時可以有血,蛋白為微量或陰性,
(2)中段尿培養和細菌計數,藥物敏感試驗,即清潔及消毒外陰和尿道口後,取中段尿細菌培養,這樣可以明確尿內有無細菌。如有,屬於哪一種細菌,然後根據菌落計數,細菌多於10萬/毫升為感染。1000-10萬/毫升為可疑,少於1000為污染。如果細菌接著陽性,要作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根據結果選用藥物。中段尿培養最好在用藥治療之前進行,因為用藥之後能藥物將尿中的細菌殺死或抑制,得出陰性的培養結果而誤認為不是尿感。
推薦閱讀:
狂犬疫苗打一針可以嗎?
寶寶嗆奶後如何急救?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乙肝疫苗的有效期是多久
2歲寶寶便秘可以每天喝蜂蜜水嗎?
![]() |
分享夏季寶寶摔傷護理攻略
夏季衣裳單薄,愛動的寶寶胳膊上、腿上總是傷痕累累。專家指出,針對寶寶摔倒發生的皮膚擦傷,要判斷傷口深淺,再酌情處理。 熱心讀者貢獻金點子 點子1及時清洗傷口 寶寶摔傷後,要及時清洗傷口,以免髒東西附在破損 |
![]() |
寶寶為什麼要定期體檢 寶寶定期體檢的重要性
兒童體檢重在監測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體格和智力發育異常。兒童體檢有幾個特有的項目與重點,像鉛含量、微量元素、骨齡、智力水平、聽力檢測等等。 其中,微量元素中的鉛是惟一的人體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