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乳的重要性
母親產後7天(或12天)內分泌的乳汁叫初乳。初乳含有β胡蘿卜素故呈黃色,略稠,量少(每次可吸出2~20毫升)。和滿月後的成熟乳相比,脂肪和糖含量較低,適合於新生兒的消化吸收;蛋白質含量較高,具有抗病能力的免疫球蛋白含量較成熟乳高20~40倍,因而母乳喂養的新生兒患病率遠遠低於人工喂養兒。
有人嫌初乳“髒”不給孩子吃;有人將新生兒生理性體重下降歸罪於初乳的稀薄和量少,急不可耐地給新生兒加糖水、牛奶或其他代乳品,這些觀點是陳舊而錯誤的。
抗體中分泌型IgA在新生兒體內不會被消化吸收和分解,它們覆蓋在小兒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防止細菌和病毒侵入造成感染;同時阻止異種蛋白作為抗原進入體內引起過敏;初乳還具有輕微的通便作用,可幫助胎便排出,利於膽紅素的清除從而減輕黃疸;初乳含生長因子,可促進新生兒小腸的發育;初乳中VitA含量較高,有利於減輕感染。在新生兒吃到初乳前就喂其他乳類的“開奶前喂養”對孩子是不利的,少量其他乳作為抗原進入體內成為了未來過敏的誘因。
媽媽們了解了初乳的重要性之後,絕對不會再輕易把它拋棄了吧!
哪些嬰兒不宜吃母乳
對寶寶來說,母乳無疑是最好的不可替代的營養品,但是,你可知道有些嬰兒是不能用母乳喂養的嗎?
例如某些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嬰兒,如苯丙酮尿症的嬰兒,由於其體內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轉化為酪氨酸,而造成苯丙氨酸在體內的堆積,嚴重的可干擾腦組織代謝,造成功能障礙,以致這類患兒生後常表現為智能障礙,毛發和皮膚色素的減退,臨床出現頭發發黃,尿及汗液有霉臭或鼠尿味。
因此一旦確定診斷,患兒就應避免苯丙氨酸飲食的攝入,雖然母乳中苯丙氨酸的含量較牛奶明顯為低,但這些嬰兒還是最好不吃母乳或僅吃少量母乳為宜,平時應攝入不含苯丙氨酸的特制奶粉或低苯丙氨酸的水解蛋白質,再輔以奶糕及米粉、蔬菜等,並應經常檢測嬰兒血中苯丙氨酸的濃度。
還有一種疾病叫乳糖不耐受症,它是由於患兒體內乳糖酶的缺乏導致乳糖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臨床常表現為嬰兒吃了母乳或牛乳後出現腹瀉,由於長期腹瀉不僅直接影響到嬰兒的生長發育,而且可造成免疫力的低下引發反復感染,對於這部分患特殊疾病的嬰兒也應暫停母乳或其他奶制品的喂養而代之以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至於患有某些疾病的母親,如肺結核、精神病、惡性腫瘤等,她們的嬰兒也不宜吃母乳。
當然,不宜母乳喂養的嬰兒在臨床只是極個別的現象,對於絕大部分正常的嬰兒來說,還是應該提倡母乳喂養為主。
哺乳期間乳房應注意什麼?
哺乳期間應注意以下幾點:
1.哺乳時不要讓孩子過度牽拉乳頭,每次哺乳後,用手輕輕托起乳房按摩10分鐘。
2.每日至少用溫水洗乳房2次,這樣不僅有利於乳房的清潔衛生,而且能增加懸韌帶的彈性,從而防止乳房下垂。
3.乳罩要選擇松緊合適的,令其發揮最佳提托的效果。
4.哺乳期不要過長,孩子滿10個月時,就應該斷奶。
5.堅持做俯臥撐等擴胸運動,促使胸肌發達有力,增強對乳房的支撐作用。
![]() |
培養孩子自信心 請對孩子多說這些話
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要說鼓勵的話: 1.能看到你,真好。 人與人對話的過程中,很多信息是通過眼神傳遞的,而且這種目光信號是人們不容易控制的。所以,孩子完全能夠從父母的眼睛中讀懂那些沒有被說出來的話。因此,如 |
![]() |
小兒結核病的特點與預防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主要通過接觸活動性結核病人而傳染。傳染途經是呼吸道吸入帶菌的飛沫和灰塵或經消化道吞入帶菌的食物引起。隨著抗結核化學療法的推廣的卡介苗接種的普遍,結核病人發病率大大降低。結核病的常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