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病因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的病因

  (一)遺傳因素 在病因學上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發病有明顯的家族性,甚至一家中母親和7個兒子同病,且在單卵雙胎比雙卵雙胎多見。雙親有幽門狹窄史的子女發病率可高達6.9%。若母親有此病史,則其子發病的概率為19%,其女為7%;父親有此病史者,則分別為5.5%和2.4%。經過研究指出幽門狹窄的遺傳機理是多基因性,既非隱性遺傳亦非伴性遺傳,而是由一個顯性基因和一個性修飾多因子構成的定向遺傳基因。這種遺傳傾向受一定的環境因素而起作用,如社會階層、飲食種類、各種季節等,發病以春秋季為高,但其相關因素不明。常見於高體重的男嬰,但與胎齡的長短無關。

  (二)神經功能 主要從事幽門腸肌層神經叢的研究者,發現神經節細胞直至生後2~4周才發育成熟,因此,許多學者認為神經細胞發育不良是引起幽門肌肉肥厚的機理,而否定過去幽門神經節細胞變性導致病變的學說,運用組織化學分析法測定幽門神經節細胞內酶的活性;但也有持不同意見者,觀察到幽門狹窄的神經節細胞與胎兒並無相同之處,如神經節細胞發育不良是原因,則早產兒發病應多於足月兒,然而二者並無差異。近年研究認為肽能神經的結構改變和功能不全可能是主要病因之一,通過免疫熒光技術觀察到環肌中含腦啡肽和血管活性腸肽神經纖維數量明顯減少,應用放射免疫法測定組織中P物質含量減少,由此推測這些肽類神經的變化與發病有關。

  (三)胃腸激素 有實驗給孕狗服用五肽胃泌素,結果所生小狗發生幽門狹窄的比例很高。並發現孕婦在懷孕末期3~4月時血清胃泌素濃度相對很高。據此認為孕婦在懷孕後期由於情緒焦慮使血清胃泌素濃度升高,並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加以胎兒的定向遺傳基因作用,引起幽門長期痙攣梗阻,幽門擴張又刺激G細胞分泌胃泌素,因而發病。但其他學者重復測定胃泌素,部分報告增高,部分卻無異常變化。即使在胃泌素升高的病例中,也不能推斷是幽門狹窄的原因還是結果,因在手術後1周有些病例胃泌素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些反而升高。近年研究胃腸道刺激素,測定血清和胃液中前列腺素(E2和E2a)濃度,提示患兒胃液中含量明顯升高,由此提示發病機理是幽門肌層局部激素濃度增高使肌肉處於持續緊張狀態,而致發病。亦有人對血清膽囊收縮素進行研究,結果無異常變化。

  (四)肌肉功能性肥厚 有學者通過細致觀察研究,發現有些出生7~10天嬰兒將凝乳塊強行通過狹窄的幽門管的征象。由此認為這種機械性刺激可造成粘膜水腫增厚。另一方面也導致大腦皮層對內髒的功能失調,使幽門發生痙攣。二種因素促使幽門狹窄形成嚴重梗阻而出現症狀。但亦有持否定意見,認為幽門痙攣首先引起幽門肌肉的功能性肥厚是不恰當的,因為肥厚的肌肉主要是環肌,況且痙攣應引起某些先期症狀,然而在某些嘔吐發作而很早進行手術的病例中,通常發現腫塊已經形成,腫塊大小與年齡的病程長短無關。肌肉肥厚到一定的臨界值時,才表現幽門梗阻征。

  (五)環境因素 發病率有明顯的季節性高峰,以春秋季為主,在活檢的組織切片中發現神經節細胞周圍有白細胞浸潤。推測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但檢測患兒及其母親的血、糞和咽部均未能分離出柯薩奇病毒。檢測血清中和抗體亦無變化。用柯薩奇病毒感染動物亦未見病理改變,研究在繼續中。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給寶寶補微量元素吃什麼最好

對於寶寶來說,適當的補充一些微量元素是很關鍵的,那麼給寶寶補微量元素吃什麼最好呢?想要知道答案,那就趕緊看看本篇詳細內容吧。  補鈣:多吃花生、魚、蝦皮、骨頭湯、核桃、蝦米。  補銅:多吃糙米、芝麻、柿子、動物

寶寶發燒了 退燒藥什麼時候用

寶寶發燒的原因  細菌、病毒感染:  因疾病所引發的小兒發燒現象,多半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醫師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腸胃炎、腦膜炎等疾病,多會伴隨發燒症狀。  癌症、腫瘤、自體免疫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