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嘔吐時,家長不要慌張,有些細節地方如果處理妥當,是可以及時改善孩子嘔吐這個狀態的。細心的家長,看看你平時是否注意了以下幾方面——
①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
②嘔吐後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後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
⑤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
⑥盡量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
小兒的嘔吐常見於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
如果乳兒偶於吃奶後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氣,下次喂食時應將奶頭塞沒,不讓吞咽空氣,吮完後可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空氣排出後取右側臥位,並略抬高上半身。如經常在吮奶後嘔吐,但一般情況正常,可能有幽門痙攣,應在醫生指導下,讓小兒吃些解痙藥;一般營養情況受到影響時,要防幽門肥大,應請醫生檢查。
如果反復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生介紹。如發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並帶給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
![]() |
7招預防寶寶夏季腹瀉
查找病因腹瀉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 非感染性原因有:生理性腹瀉。母乳的營養成分超過寶寶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時,便會使寶寶發生腹瀉。人工喂養的寶寶,由於喂養不定時、量 |
![]() |
作業要家長把關還要老師干什麼?
孩子上小學已一個月了,韓女士的感想就兩個字―――郁悶。每天要翻找N本書簽N次名,甚至包括孩子讀課文都要簽字……她把開學以來碰到的煩心事發在某育兒論壇上,結果引來了眾多家長跟帖。面對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