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教授 主任醫師 劉躍梅
我們曾接診了一個小病人,家長說孩子常腹痛,特別是吃豆子後更為明顯,這小男孩今年4歲了,“二月二”家長給孩子買了炒豆子,孩子吃後說肚子痛。後來幾次吃豆子後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帶孩子就診時就向我們提出這個問題,這孩子是怎麼了,是不是一種病,該如何防治才對?
根據家長提供的情況,我考慮孩子是因特異性體質對豆類過敏所致的一種過敏性胃腸疾病。因為在攝入豆類,主要是含大豆蛋白的食物之後,由於體內有一種對大豆蛋白起反應的特異性抗體存在,這樣,大豆蛋白便可作為致敏原而導致機體過敏,由此引起過敏反應。
由大豆引起的過敏性胃腸疾病又稱為大豆蛋白過敏。多數局限於胃腸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少數可伴哮喘、過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胃腸道外症狀。大豆蛋白過敏表現主要見於兒童期,成年後大部分人可逐漸形成對大豆蛋白的耐受,不再因為食用豆類而出現胃腸道症狀,也有少部分人持續到成年後仍不能食用大豆及含大豆蛋白量高的食物。
在兒童期的不同時期,大豆蛋白過敏的症狀有所不同,嬰幼兒主要表現為腹瀉、腹脹,水樣便,重者可誘發直腸炎和血便。較大兒童很少出現腹瀉、腹脹,惟一的症狀就是腹痛,如果經常食用豆類食物,可引起反復性腹痛。腹痛的發生時間大多數在食後1~2個小時之後,故而在白天和傍晚多見,而在夜間無腹痛。
如果孩子食用大豆及其豆制品後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或嬰幼兒食用豆制品後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瀉,都要考慮大豆蛋白過敏的可能。一般根據發病特點,伴隨的胃腸道外過敏反應表現和抗組胺藥治療有效,即可做出診斷。若要確定診斷,還應進一步做糞便的特異性檢查或空腸黏膜活檢,尤其是後者比較麻煩。因此,目前臨床診斷主要是依靠病史、症狀特點及試驗性治療。
預防大豆蛋白過敏的惟一措施就是不吃大豆及其豆制品。一旦出現大豆蛋白過敏表現,能夠耐受的輕症患者無需用藥,停食大豆及其大豆制品腹痛或腹瀉即可緩解。若疼痛難忍或腹瀉較重、伴有胃腸道外過敏反應時,要給予抗組胺藥及阿托品、顛茄等以緩解症狀,同時服一些抗過敏的藥物治療,若出現便血或脫水時,要及時上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 |
培養孩子健康心理9“不要”
孩子健康心理的表現 求知欲強:這樣的孩子興趣廣泛,喜歡觀察事物,愛動腦筋,思維敏捷,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試,對新鮮事物反應快,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  |
![]() |
嬰兒注射疫苗死亡 真相究竟如何
11月下旬以來,湖南、廣東、四川等地的嬰兒,在接種了深圳康泰生物制品公司出產的乙肝疫苗後,連續發生疑似異常反應,已出現4例死亡病例。目前,深圳康泰生物生產的重組乙肝疫苗已暫停使用。由於深圳可能疫苗供應暫時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