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泌尿科 >> 中樞性尿崩症 >> 中樞性尿崩症常識 >> 中樞性尿崩症的病因是什麼?

中樞性尿崩症的病因是什麼?

    中樞性尿崩症臨床上表現為排出大量低滲、低比重尿並煩渴、多飲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一下中樞性尿崩症的病因是什麼。

    中樞性尿崩症的病因是什麼?專家介紹,中樞性尿崩症的常見病因有以下四點:

    1、頭外傷

    頭顱外傷引起的中樞性尿崩症約占10%,尤多見於車禍,常伴有顱底骨折。但也有不太嚴重的頭部外傷史出現尿崩症,MRI檢查發現垂體柄中斷、局部變細。一些病例可在顱外傷後幾年才出現尿崩症。

    2、醫源性

    涉及下丘腦的手術幾乎都並發尿崩症。近年垂體瘤手術廣泛開展、術後尿崩症增多(大都暫時性),有的報告手術後尿崩症已占首位,一般術後3~4周尿崩症還不減輕的,易成為永久性尿崩症。垂體柄在高位切斷可引起逆行性視上核神經元退行性病變而發生尿崩,鼻咽癌和垂體瘤放射治療偶有引起尿崩者。

    3、下丘腦-垂體區的占位性或浸潤性病變
   
    凡是涉及下丘腦-垂體的任何病變都可能引起中樞性尿崩症,例如各種良性或惡性腫瘤性病變,原發的和繼發的;各種肉芽腫性、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顱咽管瘤、生殖細胞瘤、組織細胞增生最常見,其他如結節病、腦炎或腦膜炎(包括結核性、真菌性),白血病浸潤、Sheehan綜合征、空蝶鞍等。

    這些病因占中樞性尿崩的1/3,60%以上還伴有不同程度的腺垂體功能低減,在兒童常伴生長發育障礙。影像學檢查是確診占位性病變的關鍵、自MRI的使用發現下丘腦-垂體柄有器質性病變的病例增多。

    4、特發性及家族性

    特發性中樞性尿崩症是在排除了各種顱內病變和全身性疾病後才被考慮,占中樞性尿崩症的40%~50%。有些屍檢已發現視上核與室旁核神經元數量減少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以及有的循環血中存在室旁核抗體。

    MRI檢查發現特發性中樞性尿崩症患者蝶鞍區雖無占位性病變,但都有神經垂體高信號消失,還可能有垂體柄增粗、粗細不均、斷裂、傾斜、後床突骨質壓追垂體柄等以及空蝶鞍等異常發現。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哺乳期是媽媽還是孩子該補鈣?

孩子在生下來的六個月當中是可以不用刻意的補鈣的,哺乳的媽媽反而有補鈣的需要。  哺乳期女性  是骨質疏松的高發人群  很多人認為骨質疏松只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量減少引起骨骼微觀結構退化,導致

家長期望越高 孩子名字越怪

自己班裡的學生還能慢慢熟悉,若是到其他班級代課,一不留神就可能念錯,最糟糕的是,花名冊裡有些字自己壓根兒就沒見過。比如,有位學生,名字叫作“馬騳骉”,一眼看去,只知道一大堆馬,卻不知道該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