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絲白薯
此品有助消化,幫助吸收養分,加速新陳代謝和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可利大便,治便秘,提供身體熱能。適宜3歲以下兒童食用。
原料:白薯500克,白糖250克,食油15克,枸杞子10克,葡萄干100克。
制作:
1、將白薯洗淨,切成滾刀塊,入油鍋中炸成金**。
2、炒鍋燒熱入油少許,加入白糖溶化,熬成金**,用筷子頭蘸點糖試試能拔絲時,立即將剛炸好的白薯倒入糖鍋內,同時倒入枸杞子(蒸熟)、葡萄干翻動,立即出鍋上盤,並立即食用。炸完白薯距下入糖鍋的時間不可太長,以免薯塊過涼,影響拔絲和口味。如同時兩鍋分頭進行更好。
二、紅薯粥
紅薯營養較豐富,並有一定醫療價值,補血活血暖胃,《金薯傳習錄》記載紅薯可治“痢疾下血,酒積熱血,濕熱黃疸,遺精淋濁,血熱經亂,嬰兒疳積。”紅薯含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和維生素A、維生素C較多,其所含蛋白質比大米、白面為多。因此吃紅薯是食藥並用。小兒大便秘結吃上幾次即可好轉。
原料:新鮮紅薯25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紅薯(以紅皮黃心者為好)洗淨,連切成小塊,加水與粳米同煮成稀粥,待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再煮沸兩次即成。紅嬰兒食用紅薯可去皮下鍋煮。
特點:薯甜、糖甜、粥甜,好吃,好消化。
三、蜜奶芝麻羹
蜂蜜味甘,性平,能補中潤肺,潤腸解毒,為良好的營養、滑潤劑;芝麻味甘、性平,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的作用;牛奶營養豐富,亦有益胃潤燥的功效。三物同用,和胃養血,潤腸通便,治療嬰兒久病體弱、腸燥便結功效甚佳。每早空腹服用為宜。
原料:蜜糖15~30克,牛奶100~200克,芝麻10~20克。
制作:先將芝麻洗淨,晾干,用文火炸熟,研成細末,再將牛奶煮沸,沖入蜂蜜,最後將芝麻末放入調勻,即成。
特點:軟糯香甜,是幼兒、兒童喜吃之品。
四、桑葚苁蓉湯
桑葚味甘,性微寒,滋陰補血,潤腸通便,含有葡萄糖、果糖、鞣酸、維生素B、維生素C等成分;肉苁蓉味甘鹹,性溫,質地油潤,有潤腸通便之功效。此兩品同用,則可滋腎潤腸,養
血通便。對小兒體弱、血虛腸燥的大便秘結有治療作用。可早晚分服,每次適量。
原料:桑葚20克,肉苁蓉15克,黑芝麻10克,炒枳殼6克。
制作:將桑葚洗淨,與肉苁蓉、黑芝麻、枳殼同下鍋內,先用旺米燒沸,後用中小火燒煮,煮約1小時即成。
特點:湯鮮略甜,滋而不膩。
五、雪梨炖羅漢果川貝
此品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除瘡毒,降低血壓,清熱鎮靜,清肺止咳,潤腸通便,對氣管、咽喉等病均有治療功效,尤其對腸炎、便秘、痔瘡療效甚佳。
原料:雪梨500克,羅漢果、川貝母同放在小盆內,冰糖少許,蜂蜜20克,水約1000克。
制作:
1、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小塊;羅漢果洗淨,剝去外殼;川貝母洗淨。
2、將雪梨塊、羅漢果、川貝母同放在小盆內,加入冰糖、蜂蜜和1000克水,拌勻,入蒸隔1小時即可。冰糖不可過多,因有蜂蜜,而且冰糖要先砸成小塊,以利摻和均勻。
![]() |
孩子頻繁眨眼當心是抽動症!
雲雲今天剛上一年級,媽媽發現她最近經常眨眼睛,還以為是上了小學課業多、黑板盯得久的緣故,提醒她要注意用眼衛生。直到後來開家長會,班主任悄悄拉過媽媽問:雲雲可能得了抽動症,有沒有去看過醫生? 雲雲媽嚇了一跳,抽 |
![]() |
新媽福利——母乳喂養小技巧
一直以來,小編都在極力宣揚“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鼓勵各位有條件的媽媽一定一定要堅持母乳喂養,不知大家都做到了嗎? 前些陣子,周董的媳婦昆凌在某綜藝節目中展示了自家的冰箱,裡面除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