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2-15歲兒童,每年3-4月為高發期。中醫稱為“痄腮”,治療主張以疏風清熱、散邪消腫為主,內外同治效果更好。
[辨證施治]
1、風熱在表輕度發熱惡寒,一側或雙側耳下腮部、颌下漫腫疼痛,邊界不清,觸之疼痛,咽紅,舌質紅,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散結消腫,方用銀翹散加減。
2、熱毒蘊結高熱不退,兩側腮腺腫脹疼痛,堅硬拒按,煩躁不安,或伴有頭痛、嘔吐、便秘溲赤,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方用普濟消毒飲。
3、邪陷心肝腮部腫後5-7天,壯熱不退,頭痛項強,嗜睡,嚴重者昏迷、驚厥、抽搐,舌質绛,舌苔黃,脈數。治宜清熱解毒、熄風開竅,方用清瘟敗毒飲加減。
4、毒留腹睾腮部腫脹漸消,男性多有一側或雙側睾丸腫脹疼痛,女性多有一側或兩側少腹疼痛,伴發熱、嘔吐,舌質紅,舌苔黃,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活血止痛,方用龍膽瀉肝湯加減。
[外治]
1、青黛適量,以醋調敷患處,每日3-4次。
2、紫金錠或如意金黃散適量,以水調勻後外敷患處,每日3-4次。
3、將仙人掌切成薄片外貼患處,每日3-4次。
4、鮮蒲公英、鮮七葉一枝花、鮮馬齒苋,任選其中一種,搗爛外敷患處,每日3-4次。
5、將去皮大蒜搗成糊狀,與陳醋調成糊狀後敷於患處,每日換藥2-3次。
6、取蔥白2根,洗淨,搗爛如泥,調入30克大黃粉成膏狀,敷於患處,每日換1次。
[預防]
1、金銀花15克,板藍根20克,鴨跖草12克,蒲公英18克,蜜棗5枚,上藥加水煎煮300毫升藥液左右,分2次溫服。若天氣潮濕季節可加土茯苓15克,天氣干燥季節可加玄參10克,生地15克。
2、痄腮流行期間,避免與腮腺炎患者接觸,也可服用板藍根顆粒(沖劑)或取中藥板藍根煎服。
![]() |
小兒感冒的一些不良飲食習慣
如果是輕微的小兒感冒,家長不必著急讓孩子吃藥。讓孩子多喝水,加速新陳代謝。另外,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增強免疫力,但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則會加重孩子的病情。在這我們總結了一些不良飲食習慣,家長朋友 |
![]() |
小兒哮喘的病因及食療方法有哪些
據濟南兒童醫院統計,近一個多月,每天接診60多名哮喘小患者。省城其他醫院也有類似情形。小兒哮喘發病時多為咳嗽加憋喘,呼吸困難,家長往往害怕。因此,多了解些這方面知識,對於防治小兒哮喘,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