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孩子都沒有經過爬行就直接開始走路了,雖然這樣做對於孩子的動作發展和智力發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
經過爬行的寶寶對於未來的平衡感以及手眼腳的協調能力,還有粗細動作的發展都有很大好處,那麼孩子不會爬是孩子的問題嗎?其實不是的,大多數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創造爬行的機會,因為在很多父母看來,寶寶會不會爬都不重要,反而認為先學會走路的寶寶更聰明,更“硬實”,但是其實這種想法都是錯誤的。
爬行不但能夠幫助寶寶促進腦部發育,而且還能夠加強孩子前庭與感覺系統的統合,能夠使寶寶的身體更覺更加靈活。要知道,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由於左右肢交替理論流運動的沖動會通過腦橋交叉,從而使得孩子的整個大腦都在活動,這樣有助於鍛煉孩子的小腦平衡力,而且還能夠運用到手眼腳的協調以及促進粗細動作技巧,對於孩子將來的書寫、閱讀和運動技能都是很有幫助的。
爬行的時候為了要了解到周遭的環境和前進,所以就
必須要統合到感官信息和手腳眼的配合,而這都些對於幼兒的空間概念和距離感都有一定能夠的發展作用,讓幼兒了解到自己身處何處,如何去躲避前方的障礙。

而且爬行還能夠幫助增加母子之間的交流,對於寶寶的語言發展也有一定的作用;還能讓寶寶隨著自己的意志移動身體,能夠接觸到更多東西,幫助擴大寶寶的知識面,有助於促進寶寶的認知能力,對於孩子的思維和記憶也起到了一定的訓練作用。
最後一點就是
爬行對於寶寶的站立和行走是很有幫助的,在寶寶爬行的時候,頭頸都要仰起,而且胸腹抬高,需要靠四肢的交替才能輪流抬起,這樣才能協調地使身體負重,而且這些對於寶寶的胸腹、腰背、四肢等全身大肌肉活動都能得到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