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的幾種表現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的幾種表現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近年來備受關注,常常有青少年做出輕生行為,讓家人心痛。有專家認為,在眾多的青少年自殺事件中,背後隱藏的凶手其實是抑郁症。抑郁症若沒有得到治療,患者確實會有可能出現自殺行為。那麼青少年若是患了抑郁症,我們該如何識別出來呢?

  青少年抑郁症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症狀表現:

  坦途無悅。面對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並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學卻愁眉苦臉、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學學習期間,經常無故往家跑,想休學退學。

  似病非病。患者一般年齡較小,不會表述情感問題,只說身體上的某些不適。如有的孩子經常用手支著頭,說頭痛頭昏;有的用手捂著胸,說呼吸困難;有的說嗓子裡好像有東西,影響吞咽。他們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復發作,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麼問題,吃了許多藥,“病”仍無好轉跡象。

  不良暗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潛意識層的,會導致生理障礙。如患者一到學校門口、教室裡或工作單位,就感覺頭暈、惡心、腹痛、肢體無力等,當離開這個特定環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種是意識層的,專往負面去猜測。如患者自認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自己不會與人交往;自認為某些做法是一種錯誤,甚至是罪過,給別人造成了麻煩;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麼辦等。

警惕:青少年抑郁症的幾種表現

  要換環境。可能在學校或單位發生過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沒什麼原因,患者便深感所處環境的重重壓力,經常心煩意亂,郁郁寡歡,不能安心學習工作,迫切要求父母為其想辦法,調換班級、學校或工作單位。當真的到了一個新的地方,患者的狀態並沒有隨之好轉,反而會另有理由和借口,還是認為環境不盡人意,反復要求改變。

  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時對父母的管教言聽計從,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會後,不但不跟父母溝通交流,反而處處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跟父母翻過去的舊賬(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離異再婚對自己的影響等),要與父母一刀兩斷等。

  自殺行為。有自殺表現的青少年可以說是已經成為抑郁症的重症患者,他們利用各種方式自殺。此時,心理治療是非常必要的,並且還要防止其再次嘗試自殺。

  假如發現青少年有上述表現,家長和老師就要引起警惕,及時幫助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努力恢復心理健康。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兒童咳嗽與哮喘的急救方法

急救措施  1.如果咳嗽劇烈,如有醫生給的藥,吃一些是必要的。凡是咳嗽藥,不外含有兩種成分:一種是祛痰藥,使痰稀化易於排出;另一種是鎮咳藥,用以麻醉氣管粘膜,抑制咳嗽,兩者配合適當才能使咳嗽逐漸平息下來。  2

行為心理學對幼兒孤獨症的治療

行為心理學在孤獨症治療中的應用及其良好效果,在學術界,患者及家庭,以及有些國家的政府主管部門,均已得到廣泛的認同。一般說來,對孤獨症患者的行為療法,可包括基於功能分析上的環境改造,效果調控,以及技能訓練等。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